![]() |
|
|||
□金陵晚报记者丛秋芬
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示,朱同淼作为刘长兴面点的主要代表入选。作为刘长兴26年的掌门人,他见证了刘长兴的改制,也见证着百年老店在新时代面临的危机。
苦恼: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
刘长兴建于清朝末年,主营各色包子,上世纪30年代形成气候,40年代初具规模。1946年,刘长兴参加蒋介石寿宴的制作,声名大噪,被誉为金陵一绝。2000年,刘长兴饮食公司成立,2003年改为股份制。至今,它拥有170多名股东,在南京城内,开有10家分店。
朱同淼自1987年开始执掌刘长兴,至今26年。昨天下午,与朱同淼通过电话后,记者赶往刘长兴公司所在地——三条巷。当记者找到这家连门头都没有的公司时,朱同淼笑着说,改制之前他们就在这里,已经快30年了。
“65岁的时候想退休,但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朱同淼是老三届,高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10年后回城,被安排在餐饮企业当经理。1987年,他被调到刘长兴。2000年左右,刘长兴的连锁店加盟店达到18家之多,“后来也出现一些问题,加盟店品质不高,所以我们停止加盟。”
尽管如此,刘长兴依旧食客如云。1995年12月,台湾电影演员秦汉带着他的一双儿女来刘长兴品味美食,被人认出后,还高兴地在意见本上留下了“贵店香菇蒸饺真好吃”的赠言。
讲述:保护它,才让它慢慢来
不知是名声太响,还是现实不堪,近年来,不少老南京常会感慨“刘长兴不如当年”。对此,朱同淼却认为,刘长兴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好,“要传承刘长兴面点,就必须先让刘长兴这个企业存在下去。”除了依然严格要求质量、重视原料和制作外,朱同淼说他更在意的,是对企业价值的输入——诚信公正。
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劝朱同淼涉足其他行业,将企业壮大,但朱同淼却始终守着刘长兴。不仅不涉足其他行业,他甚至不去改动刘长兴的产品模式。
在南京小吃普遍贵族化的时候,朱同淼坚持“刘长兴要做老百姓的主食”。
“要发展很容易,但是欲速则不达。”朱同淼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发展刘长兴,但是,要等一等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