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学生社团“模型”制作
○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行知学校自编1至9年级经典诵读教材
○校园创编武术操
合肥市行知学校作为创造教育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按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要求解放、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创造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与平台;创造出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与平台;创造出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文化,打造具有行知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中流砥柱,专业发展是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行知学校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在教师培养上竭尽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行知学校业已形成以常规教研和特色教研为主的校本教研机制。
行知学校常规教研以月为单位,每周三开展全校常规教研活动,全校中小学共分12个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依次安排无生上课、说课、听评课、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教师研修教材、理论学习、团队合作包含其中。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专业的引领。各级各类教育精英们频繁地出入行知的校园站在行知的演讲台前,走进了教研组活动的现场,坐在了普通老师授课的教室。不同的教育思想,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视角让行知的老师们开阔了眼界,激发了思考,激励着老师们探寻着适合自己的教学艺术。专家指导、课堂观摩、学科指导三大板块成为学校特色教研的常规动作。
在严谨、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下,行知学校一批教师成长起来,2012年1月,童绪付老师荣获安徽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2年4月,王执虎老师荣获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类作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12年5月,夏兰老师获安徽省微机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赵俊友老师获得合肥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特等奖,樊允浩老师荣获安徽省中学数学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2012年8月,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论文评选,22位老师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2012年9月,程曙辉老师在安徽省第六届小学英语观摩研讨课上喜获大赛一等奖,张正茂老师荣获“合肥市十年课改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1月,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活动中,我校程曙辉老师的《Jerry looks for friends》获得了一等奖,夏兰《电子贺卡巧规划》获得了二等奖,周武《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2)》获得三等奖;2013年3月,杨吉梅、樊允浩、朱晓辉、魏正国老师分别荣获安徽省首届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一、二、三等奖;2013年4月,樊允浩老师荣获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应用新星称号”,夏兰老师在“学科德育精品课程”竞赛中荣获合肥市一等奖;2013年5月,潘舒婷老师获合肥市中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汪瑞生老师的《管理与教学并重》论文、夏兰老师的《如何让学生回归“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均获得合肥市一等奖。
二、搭建学生实践团队
为学生能力锻炼提供平台
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校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了各类学生社团:科技类(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机器人、科技DV、科幻画、航模),艺体类(排球队、田径队、鼓号队、合唱团),人文类(读书俱乐部、文学社、扬帆心灵放飞室)。全校学生皆可根据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潜能,加入适合自己的社团。各种学生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更为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提供了平台,社团成绩有目共睹:
艺体类:2012年,瑶海区第二届德育文化艺术节期间,我校在中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获得了2个二等奖,“展舞姿”专项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倪安琪同学荣获中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诵经典”中学组比赛中以9.63的最高分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扬歌声”比赛中“行知的孩子”童声合唱团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2年7月,合肥市第十届运动会行知学校“三模”社团获得2枚金牌,排球社团共获得8块金牌!2012年10月,瑶海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得中学团体第二,小学团体第四。2013年5月合肥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行知学校田野、徐达伟、张一铭、张家伟组成中学组男子团队参加比赛,并一举荣获三等奖。2013年5月合肥市初中生现场画大赛,行知学校陆凤宜、陈沁洋分获一、二等奖。2013年5月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节系列专场展演之一的“扬歌声”专场展演行知学校代表队荣获特等奖,“展舞姿”专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科技类: 2012年4月在第四届合肥市青少年机器人及第二届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行知学校代表队分别获得一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八个三等奖。2012年5月陈凯文同学荣获第十二届合肥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网页设计一等奖;金雪莹、伍越同学荣获动画设计三等奖;席晓娟、房中瑞、夏文婷同学荣获绘画设计三等奖。2012年6月在“十二届全省中小学‘讯飞杯’电脑制作活动”中,陈凯文同学荣获初中网页设计安徽省二等奖!2012年11月合肥市首届青少年“育才杯”创意大赛中,初中组获得合肥市唯一特等奖,并获得7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小学组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3年5月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陈圣南同学的作品《蒸汽式头发定型器》荣获三等奖;张军民老师作品《实心球投掷角度光电探测板》荣获二等奖。2013年5月安徽省科协机器人大赛FLL项目初中组在朱晓辉老师辅导下,我校严彦文、陈盛男、柳琛、李婉琪同学荣获三等奖。
人文类:2012年11月合肥市儒林杯“智慧之星”青少年读书挑战大赛行知学校取得大赛第二名。2012年11月,合肥市第四届“广玉兰”杯中小学“诵经典、承文化、颂美德”中华经典诵读中,行知学校代表瑶海区参加了初中组的比赛获得二等奖。2013年4月,在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节“读好书”暨第十九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演讲比赛中,江睿齐、孙雨荷、张一铭、柳琛同学均荣获特等奖。
三、依托经典面向未来
为可持续发展营造学校文化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保障,行知学校将文化分为管理文化、环境文化、特色文化,以管理文化夯实常规,以环境文化浸润,以特色文化启智。经过几年的努力,行知学校文化建设体系逐渐成效,形成了具有行知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行知学校将教育教学成绩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工作,明确提出教学质量应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的抓手一是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坚持分析总结机制、资源优化机制、查漏补缺机制,形成以制度进行规范,以机制优化细节。学校由教务处制定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等多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学管理做到科学化、制度化,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试等教学环节的指导,使学校日常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坚持走动管理,校长室、教务处、科研处同志坚持工作时间不间断巡查,对教师到岗、授课、课堂秩序、学生状态四个方面监督,现场处理出现的问题。
规范有序的管理让行知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2012年中考,学校700分以上人数(29.3%)、学校总平均分(655.9分)等几项数据均列瑶海区第一、合肥市前列,其中,物理、政治、化学、体育、实验5个学科平均分均位列全市前两名。2013年中考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人均分9.87分(满分10分),体育人均分38.88分(满分40分)!
行知学校从两个方面入手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一是以中国传统经典《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千家诗》《大学》《中庸》,诸子百家简介、现代科技、智慧故事、名言警句装饰外墙、通道、走廊等处,让全体学生时刻处于传统经典和现代科技中,日积月累浸润学生心灵。二是大力建设各类功能教育室,目前学校已建成“十合一”行知文化综合教育馆,可同时进行校史教育、识字教育、陶行知精神、创造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励志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为全体学生建设了一百平米的学生阅览室,学习之余对全体学生开放。为各个学生社团建设了科技创新室、机器人活动室、心理教育室等。学校精心布置各个功能室,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今天的行知校园,正如学生家长所说:“走进行知,让人感觉到这是个求学的好地方!”
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打造书香校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行知学校在师生阅读上下大功夫,教师读书共同体、全体教师读书会、学生读书社团先后成立,校园读书之风蒸蒸日上。为了达到更加系统有效地提高学生经典阅读的目的,学校集中教师力量开设经典阅读课程,积极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2012年9月,《经典日日诵》一至九年级的教材成功印刷,教材按《经典》《古诗文》《现代文学文》《外国文学》等四大阅读板块,根据学生阅读年龄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增加阅读量、难度和深度。同时,学校还配发了《每生每天诵读记录本》,多达60页的精巧记录本设置了“诵读日期”“诵读内容”“检查人”“我喜欢的词句摘抄”“我的诵读感受”等记录栏目,保证了经典诵读使用的最大效益化。今天,经典在行知学校的楼梯、走廊、墙壁上,在学生“晨诵午读”中;明天,经典将融化在学生的心田里。
昨天,行知开始起步;今天,行知正在跨越;明天,行知必将腾飞!
特约撰稿:郑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