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图为未盖公章的受理书
“请你不要再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这句歌词,对于试图通过熟人关系申报驾校的许斌(化名)来说,或许是一个形象的诠释。半年前,他通过熟人向庐江交通局申办驾校,跑了十几趟交通局,自感遭“踢皮球”,半年无下文。最近,他才得知申报的程序有问题。“托关系未必能够办好事。”
A
网友质疑庐江交通局“踢球”
许斌是庐江人,退伍军人。退伍后,他在生意场打拼多年,有了资金积累。一次,他遇到一名友人,谈到新的投资方向。友人向他推荐: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办驾校是朝阳产业。许斌对此欣欣然,友人再向他支一招:交通局答应就可,正好有熟人,很快就可以办好。许斌大喜,于是开始“招兵买马”,买了10辆教练车及其他练车设备。一位接近许斌的人士透露,“当时,在熟人的暗示下,他认为能够申报成功,所以提前买好了相关东西。”
半年后,有人在网上发帖称,许斌投资200万置办驾校的车辆、器材,申报了半年,也有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却至今没有任何下文。大多网友同情许斌,不少网友质疑:有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为何至今办不下来?庐江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有互相推诿之嫌。
声声质疑让庐江县交通局陷入网友舆论漩涡。“许斌的事情,我们已经处理好了,他已经满意了。”庐江县交通局局长宋周鹏见到本报记者后,第一反应是不愿意多提及这件事。“为他的事情,局里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得知,他投资了200万办驾校,又办不下来,也为他的实际情况考虑。”宋周鹏告诉记者,他和局里的工作人员帮其协调了后续事情。“我们帮助他把10台训练车和相关器材都转让给了庐江另外一家驾校,价格是相互协商的,最终是142万出让。”在宋局长看来,许斌办驾校受挫不是因为交通局设卡,而是他自己的行为有问题。许斌到底做了什么?导致离申办成功渐行渐远。
B
“熟人”开具空头支票
“许老板迷恋熟人,认为有关系就可以搞定。”李明(化名)是许斌的朋友,他告诉记者,许斌曾经向他透露,在友人的指点下,他将获得办驾校的资质。记者看到网上关于许斌申报驾校无果的文字:2012年10月12日,我们(许斌等人)退转军人向庐江县运管所提出筹建驾校的设想,相关负责人当即表示可以。李明向记者透露,这名所谓的负责人是庐江运管所(庐江交通局下属单位)前任所长许某。“得到口头承诺,他于是大张旗鼓购买设备,现在来看,太乐观了。”李明分析后如是说。
2012年年末,许斌写了一封书面材料,附上相关证明资料,交给了庐江县运管所。很快就有结果,2012年12月13日,庐江县运管所有人给许斌回复称:申请给予受理,并且开具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手持受理通知书,许斌对申办驾校成功充满了信心。2013年1月4日,运管所一行5人对许斌的申报情况核实。20天回复期限已过,一张许可决定依旧难求。2013年1月16日,宋局长告诉许斌,目前受理驾校不妥,相关条件不成熟。
2013年3月,许斌再次联系到宋局长,而得到的答复是:目前受理无可能。至于为何不可能,许斌没有得到具体答案。时间再一晃就到了4月,许斌等人找到了庐江县人民政府,分管交通的副县长给许斌的求助报告作了批示:请交运局依照政策法规提出意见。
可是新上任运管所所长的张和友告诉许斌:你的申请,运管所没有办法解决。许斌这回意识到:估计真的办不下来了。
C
神秘的无公章受理书
“你看看,连一个公章都没有。”运管所所长张和友有些气愤,有人就拿没有盖公章的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在网上发布庐江交通局不作为。记者看了这份所谓的受理通知书,的确没有任何公章。上面有联系人署名曹某,还留有手机号。记者联系上曹某,却未得到其任何解释。庐江交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曹某已经调离了运管所。
记者拿着这份没有公章的受理通知书,询问庐江县交通局的多位工作人员。他们纷纷认为:这是私人所为,不可能代表交通局。要是局里面按照相关法规办事,肯定有公章。至于为何有人大胆签字,又无胆子盖上运管所公章,交通局的一位领导表示,这也许就是许斌所谓的熟人所为。
那么许斌申办驾校,到底哪里出了“错”,无法申办成功?张和友所长直言,许斌一开始的思想就不对路。“现在打申请,要通过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通过运政平台申请,不是通过有关系的熟人。”他分析许斌的申请至少有四点不达标:申请的驾校等级不够,现在合肥市只允许增加一类驾校,许斌的硬件还差得很;申报的驾校所在地是工业用地,非商业用地;申报点距离合铜公路只有几米远,而合肥市将拓宽合铜公路;没有县规划局、环保局考评。
许斌的遭遇给了他不小的教训。而庐江县交通局也提醒,市民办事不要迷恋所谓熟人,必须按照正规的程序来办,否则最终受损失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