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方日报讯(记者/戚莹莹通讯员/许明才)今年年初,清远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市人社局、财政局、公安局、工商局、地税局等相关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考评小组,自2月18日至5月17日,对各县(市、区)落实2012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目标责任制进行了综合考评。考评结果昨日出炉,全市8个县(市、区)2012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全部达标,其中英德市、佛冈县、清新区得到了优秀等次。
全市多管齐下开展特色培训
据了解,去年,全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26万人,新增转移就业5.46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8%、103%。全年异地务工人员入户城镇12677人,其中,积分制入户3873人,高技能人才入户8804人,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其中,人社部门开展了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在岗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如英德市要求100人以内的企业,全部职工均应参加技能培训;对于100人以上的企业80%的职工应参加技能培训。
其中特色培训成为去年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亮点。2012年,英德成功完成了茶园工(初级)题库开发,培训茶园工学员148人。团市委开展了“百万农民学电脑”等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市妇联积极开展对妇女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市教育局组织了职校开设电工、钳工、焊工、车工、计算机技术等工种的培训;农业局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局把智力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农民技能培训;工商局简化登记程序、放宽准入条件为劳动者提供创业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市率先实现企业参与联手开展整镇技能提升培训。成功争取到碧桂园集团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落户到佛冈县水头镇,通过按意愿分类培训,累计为佛冈县水头镇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0多人次。
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将成今后重心
各类培训的开展,为促进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人社部门表示,仍存在的各种问题。
普遍存在培训项目少、技术含量低、培训工种单一或趋同现象,经培训后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就业的学员比例不够理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同时,一些县(市、区)的培训机构培训条件较差,部分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和考评员队伍建设滞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
据悉,下一步,人社部门将重点加强劳动力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对接。有针对性的做好培训规划,开设培训工种。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把培训机构延伸至重点园区等方式加强劳动力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对接。
逐渐把培训工作重心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转向在岗人员技能提升培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在岗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将成为今后培训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