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武清区南辛庄村地处京津之间,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在村边蜿蜒而过,千百年来澹澹流转不息的运河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崛起,谱写出了一首又一首的衷肠颂歌。2012年,南辛庄村依托悠久沉厚的运河底蕴和自身的快速发展被评为了天津市“十大美丽乡村”。在来之前我们就听说了“乾隆御碑”、“导流济运”、“宋辽古战场”、“京东第一镇”等诸多关于大运河的史话,今天我们将伴着运河晨雾一起踏入这个古老而沉静的美丽庄园。沿着13公里长的北运河景观大道一路走来,随行人员介绍,自2011年武清区开展运河景观治理重塑以来,政府下大力度在滨水景观、果林风光、特色农业、历史底蕴等特色景观进行治理改造,如今景区绿化面积达到253万平方米,果林风光占地5400亩,特色农业种植占地2800亩,并行成了“房车基地”、“中草药种植采摘”、“万亩荷塘”等特色旅游项目,2013年天津国际马拉松赛在武清举行,这13公里的沿河景观也成为了比赛的途径之地。
刚说到国际马拉松赛,我身边的国网天津武清公司配电运检专业职工金熙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他说,比赛在5月25日举行,当时的天津地区已经进入初夏,北方气候干燥,阳关直射暴晒,为了保证大赛的安全供电,武清公司提前一周对沿线的电力线路和重要供电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前一晚组成的保电队伍就已经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当天又在沿线部署了30支应急机动小组保障大赛的正常供电,他作为志愿者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比赛当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赛事进行了实况直播,节目组的导演和工作人员都对当天的电源供给方案十分满意,在对比赛筹委会汇报工作时,还专门对电力供应保障提出了肯定和表扬。一路沿着运河走来,路过房车基地,驶过八孔闸,我们在南辛庄村头的村民广场下车,刚一走进村子,大家鼻端就被阵阵的浓香包围。村支书李津浩介绍说,南辛庄村有一项支柱产业—传统香油制作。他说,南辛庄香油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村志记载,清朝初年康熙帝沿运河视察水情来到南辛庄,忽闻一阵浓香,便寻找香味的来源,发现香味是从当地大大小小的香油坊传来。此地出产的香油呈枣红色,味浓香久,康熙帝品尝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供给御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南辛庄现在已经成为了“香油产业北方第一村”,当年只能皇族享有的人间美味现如今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们随即来到了村里一座“谈记油坊”进行采访,老板谈玉宝说,南辛庄的香油之所以能够如此浓香,在制作上是有着它的独到之处的。首先在原料上我们选择的都是颗粒饱满的浓香芝麻,压榨的时候坚持用古法压榨,榨油的时候要保持恒温,控制在25度,这样出来的香油才能浓香持久,不反酸、不变味。现在经过30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技术革新,香油的成产工艺也越来越精细化,筛选、清洗、烘焙、研磨、兑浆、搅油、提取、沉淀、过滤、分装等生产流程更加清晰明确。现在的香油生产对于南辛庄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村内现在有注册油坊8家,日产香油30吨,并且与福临门、京万红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有着长期合作。在谈到产业升级时,村支书李津浩说,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村子铺就了这条成功之路。前几年村子的香油虽然有名但是产量不高,村子里有想法的人早就想扩大产能、做出品牌,但是当时村内一是设备跟不上,二是电源供给略显紧张,而一切难题都伴随着2012年该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迎刃而解。当地村民回忆道,当时刚刚入冬,村民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都十分兴奋。很快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改造进度十分顺利,但就在第二天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当清晨大家开门扫雪的时候发现施工队伍并没有歇工,而是冒雪赶工,大家都十分的感动。很快工程竣工了,村子里新架设了两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村街主要干道架空线路变为了入地电缆,原来35平方毫米截面的架空线也更换为了150平方毫米的架空线,据施工人员讲光更换的导线就重达5吨。改造完成后,村民们惊喜的发现,不仅作坊内的设备运转的更好了,效率更高了,自家的空调制热效果也更棒了。当地开办农家院的村民介绍,北方农村就一点不好,到了冬天特别冷,又没有实现集中供暖,以前烧煤炉、烧土锅炉,不仅制热效果不好,还污染环境。一到冬天如果排气不畅,不仅屋子里呛人,还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我们搞农家院,搞旅游,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没了生意。
现在,我们用电开空调、开电暖气,不仅绿色环保,还卫生安全,去年好多人来欣赏运河雪景,都说今年的冬天不冷呢。我们与当地的村民一边聊一边走,穿过村子,来到一片广阔的水域,村民介绍这里是村子的新型水产旅游观光带。 “您看,我们利用这片水域种植了大量的荷花,夏季可供观赏,秋季可以采摘莲蓬、挖莲藕,河里我们还放养了鲤鱼、鲢鱼、草鱼可供垂钓。”紧挨着河床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薄膜温室大棚,村民赵艳良介绍,里面种植的都是有机蔬菜和蓝莓。特别是蓝莓,现在的南辛庄蓝莓项目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质优高产,半数用于出口国外。而这蓝莓的高产除了得益于大运河水的滋养外,也得益于村子大棚区内的几十口机井和遍布的水点变压器以及温室内的恒温控制装置,而这又与电离不开关系。电泵一开,清甜甘洌的运河水能以最快的速度浇灌植物,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有了电器恒温控制设备,大棚内也温暖如春、湿润如夏。“村子现在还计划追加投资,建立工厂开发蓝莓果酒和饮品”村支书李津浩说,“我们现在之所以敢想、敢干,就是得益于有政府的支持,有良好的电力供给环境和供电部门的优质服务。”说到,供电环境和优质服务,李津浩开始滔滔不绝。南辛庄村自2012年加入到国网天津武清公司强基固本工程模板村示范工程以来,与该公司一道探索出了一条“村企共建”之路。伴随着村子产业升级和旅游业的红红火火,南辛庄村的村民们越来越感觉到良好的供电环境的重要性。村支书李津浩介绍到,我们在供电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农村用电安全工作组”,村两委班子带头维护村内的供电环境。供电公司定期来到村子帮我们维护村内的供电设备,同时他们还开展“进村街”、“进校园”等安全用电宣教活动。我们村子还开设了“用电安全小课堂”,由供电部门来人为村民授课,现在基本上村内人人都有一套《农村供用电常识》读本,家家都有个“用电明白人”。如今的南辛庄村,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越来越焕发出他厚积薄发、欣欣向荣的一面,在这里我们也祝愿村子的发展更加繁荣,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