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家门口的市场,不论叫做综合市场还是名叫摊群市场,里面70%以上的摊位都是卖菜的。一些服装、文具、书本、宠物等小店身处其中,深受老百姓的欢迎。然而,这些小店方便了居民,却让店主满肚子苦水,甚至成天提心吊胆。
菜市场卖图书 就怕书页被摸脏
红桥区龙悦路社区商业街,是周围五六个小区居民买蔬菜禽肉的主要市场,虽然叫做“商业街”,但市场里九成都是卖蔬果禽肉的摊位。就在这些摊位中间,有一家书店显得非常特别:书店门外的两个架子上铺满了各类图书,除了吸引儿童的少儿读物,还有不少人文、思想类的图书,店铺老板拿着一本书坐在门口,看书的同时,也会时常看看书摊上的情况。“招呼生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要经常看看书有没有被弄脏。”书店老板魏先生告诉记者,当初决定将书店开在这里,是因为店面租金便宜,人流量也大。但却没有预料到,菜市场这样特殊的环境给书店带来的影响,“你要卖书,就要允许人家翻看,但是到这来翻书的人好多都是刚刚买完水果蔬菜,甚至是买完鱼虾、牛羊肉才过来的,手都是脏的,弄得书页也都脏了,甚至还带着腥味,根本没法再卖了。”
菜市场服装摊 衣服上经常一层土
在大同门菜市场卖服装的李阿姨也有类似的烦恼。“咱在菜市场摆摊,图的就是摊位费便宜,离家也不远。卖的衣服款式大部分也是适合老年人穿的,价格都挺便宜,菜市场新开业的时候,卖的还是挺好的。”但是经营了一段时间,烦心事就来了,她发现摆在外面的衣服脏的特别快,“刚开始菜市场还是干干净净的,可开的时间越长,大家伙对卫生越不重视,摆在外面的衣服一天下来就蒙了一层土。”
宠物店挨着鱼摊 小猫经常来“串门”
在北辰区普兴里菜市场,孙先生经营着一家水产店。可就在不久前,他旁边的店铺换了买卖,成了一家经营宠物用品的小店,店里还养了一只小猫。“我卖鱼,他养猫,你想想我能放心做买卖吗?”昨天,记者来到孙先生的店铺前,看见一只小猫正蹲在鱼缸旁边,盯着里面的鱼看个不停。“就像你看见的,一天来好几次,就是盯着我的鱼看,原来我的鱼都放在盆里,就是怕猫偷吃,才换了缸。”孙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找到过宠物用品商店的店主,对方也答应看好这只小猫,但只要一有人来买宠物用品,这只小猫就会溜出来到他的店“串门”。“咱倒不是怕小猫吃了鱼,就是它经常来我这儿,要是带来点病菌什么的,那可不得了。”
调查 综合性受欢迎如何规划需思考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本市的便民市场主要有农贸市场、商业街、菜市场三种,但在这些市场里,七成以上是卖蔬菜、水果、禽肉、水产的摊位,而其他三成包含服装店、百货店、宠物用品店、美容化妆店、书店、文具店……记者采访发现,这些五花八门的摊位之所以在菜市场里“安家”,主要是由于市场的需要。“家门口的市场当然卖的东西越全越好,省得我们跑好几个地方才能把东西买全。”王大妈的话,反映了大部分居民的想法,市场的综合性也是吸引老百姓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这些摊主,菜市场低廉的价格,每天穿梭不断的客流,也是吸引他们的主要方面。“这里一个月的租金才1000多元,比外面的门脸合适得多,小商贩当然愿意进来。”南开区西湖道菜市场负责人表示,服装、百货摊位的入驻,确实给菜市场增加了不少的客源。对于一些摊主的抱怨,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于摊位位置的规划尚未考虑太多。“现在看来确实有这个必要,在进行摊位规划时,考虑到这些问题:比如像超市一样,做出一些服装区、食品区之类的,尽量让这些店铺在市场里合理共存,鱼和熊掌兼得。”新报记者王月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