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十月的津城,秋高气爽,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北方网承办,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独家冠名赞助的“传播正面能量,共建美丽天津”摄影大赛自9月19日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工作人员每天都能从北方论坛、邮箱和微博收到市民和网友们提交的参赛作品,目前已有作品481组,照片数量超过两千张。在众多参赛作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百姓生活,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美丽天津的故事。


居家养老服务:爹妈生活舒坦了,儿女才能安心干事业
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作为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样也是人们担忧却不可回避的潜在问题。上有老下有小,夹在中间的40、50一代既是儿女也是父母,同时正值事业高峰,繁忙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对照顾家庭有些力不从心。父母老了,送养老院,不放心;让老人自己在家里,更不放心。为了释放这一代人来自家庭的沉重负担,使其安心工作,依托社区和入户方式来完成的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在本次摄影大赛中,一组老夫妻在社区里闲情散步的照片,触动人心。暖阳下,两位老人脸上幸福的笑容映射出了当今社会对老年人的服务不仅深入社区,更是已深入老人们的心坎儿中。
市民黄建浩的父母今年都已88岁高龄了,独自住在河东区南横街欣荣嘉园小区,他们正是这组照片中的主角。黄家有六个子女,虽不和老人们一起生活,但会轮流照顾他们。二老身体还算硬朗,可以自己打理简单的日常生活,但已过耄耋之年,他们依然让儿女日夜牵挂。去年,社区里建了医疗保健站,父母下楼遛弯时就能去量个血压、拿点儿药。每年医疗站还会给社区老人们安排一次免费体检。黄建浩说,父母现在住的是拆迁安置房,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本来就挺好的,如今又有了医疗站,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的就医问诊带来了更多方便。此外,自从坐落在河东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用后,老人们也可以通过拨打服务热线享受如做饭、保洁、维修等各种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全区老年人的需要。
儿女们的双手放开了,牵挂的心也安稳了。每次去看望父母,陪着到楼下花园散散步,到长廊里晒晒太阳,看着二老在健身设施上活动筋骨的幸福神情,黄建浩说:“父母在晚年能老有所养、健康长寿,就是幸福的根本,是他们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建设新农村:钱包鼓了,条件好了,农民日子越过越带劲
在这次摄影大赛中,不少网友还将镜头对准了新农村建设,通过照片讲述农民的新生活。
刘千捂今年47岁,家住津南区双港镇西三合村,种过地,养过鸡,也做过许多小买卖,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2008年,喜欢摄影的老刘在村口租了个门脸房,搞起摄影工作室来。从此,全家人的生活重心就都放到一间不足15平方米房子里。从拍照到洗像再到制作,全套服务让老刘成了村里的红人,村民的证件照、结婚照都找他来拍。
如今,村里改建拆迁,老刘分到了三套还迁房,自己住一套两室的偏单,另两套独单则用来出租贴补家用。口袋里的钱宽裕了,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使用上了暖气和燃气,不用再生炉子;有了卫生间,不用再跑村里的公共厕所;上下水通畅了,想洗个热水澡再不是难事儿……摄影工作室里的生意依旧兴隆,老刘还在新房里找了个亮堂的地儿支上灯、摆上架,当个摄影室“分站”方便给老邻居们照相。不用在仅有2亩的农田里为一年为数不多的收入风吹日晒,原来的农民刘千捂变成了摄影师刘千捂。
网友“滨海乐圆”通过一组以村民刘千捂为主角的照片,将新时代、新农村农民的新面貌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着改变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和老刘一样,正在干着喜欢的事业,住着舒服的房子,过着安稳的日子。


社区文明督导队:我的社区我来管
北方论坛网友记者团成员“释然54118”是河东区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副调研员,在此次摄影大赛中,他通过一组展现普通居民为建设美好社区环境而忙碌的照片,将河东区中山门街道互助西里社区文明督导队及这只队伍平日里的工作情况介绍给了大家。
2011年3月,互助西里社区文明督导队成立,20名队员分别由各楼楼长、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等组成。工作中,队员们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将“我的社区我来管”落于实际。两年间,这支社区文明督导队在社区里宣传文明规范,进行巡逻巡视,制止和规范不文明行为,配合综合执法队和街道城管科进行多项工作。巡视时,看见有居民遛狗却不清理粪便,督导队员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发现多个楼门墙壁上出现小广告,他们又商量着想妙招引出张贴者;一户一楼居民家前堆放着大量水泥和沙子,保持警惕督导队员在进行耐心询问后,最终阻止了私自扩建行为的发生……
今年3月4日“学雷锋日”当天,互助西里社区还特别组建了一支“学雷锋文明督导队”,他们以宣传“雷锋精神”为契机,广泛发动队员们推举“身边学雷锋好榜样”,带动了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活动,让社区里处处都发扬着雷锋精神。
社区文明督导队自成立以来,除每天坚持在小区进行巡查外,每月还会有两次集中清整各楼门、楼群甬路里小广告以及花园绿地中白色垃圾、社区卫生死角的行动。以群众监督群众、以群众劝导群众、以群众服务群众的社区管理模式,不但让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相互间更易理解,而且也产生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正能量传递效果。
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网友“释然54118”谈起拍摄这组照片的初衷时,说:“这组照片,我将它起名为‘共建美丽天津,靠你靠我靠大家’,正是从平时工作中得出的感触。美丽天津建设,不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事儿,需要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作为管理方需要多从群众角度思考,主动联系群众,积极正面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而普通群众则需从自身做起,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违章、违法的事儿少了,我们的精神和环境自然就都‘美丽’了。”
“传播正面能量,共建美丽天津”摄影大赛作品征集截止到10月31日,期待你用影像讲述“美丽”故事。(记者杨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