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因港而兴。包括天津在内的渤海水域水上安全和环境保护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记者昨天从天津海事局获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美丽天津建设纲要》,该局将陆续实施对国际航行船舶污染物强制接收等多项新举措,更好地防治渤海水域船舶污染。
据悉,天津海事局将着力做好船舶污染物限排减排工作,对在渤海湾航行、停泊、作业超过30日的船舶舷外排污管系进行铅封,实现该类船舶污油水的零排放。对驶离天津港的国际航行船舶的垃圾、污油水等污染物实行强制接收。严格控制国际航行船舶使用燃油的含硫量,控制船舶释放臭氧消耗物质、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符合国际公约要求。并利用闭路监控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水下机器人等现代化监控手段,构筑“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的船舶防污染监视监测网络系统,提升对重点船舶、重要时段、重点区域的海面监视监测和预报能力。
同时,在“十二五”末建成东疆、南疆、北疆、大沽口(临港)、南港五个溢油应急设备库,使天津水域具备2000吨溢油事故的综合应急能力,防污染应急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此外,海事局将为海河下游简易柴油机渡船安装污油回收装置,更好地保护海河免受船舶油污污染。对海河下游过往船舶实施监控,禁止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等污染物,并组织开展船舶防污染应急演习。海事部门还将推动船舶使用岸电系统,减少船舶在港期间燃料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并开展船舶产生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收集治理工作,推动港口散货粉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应用,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