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红桥区大胡同是全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每天来往的游客高达十几万人,其中一条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估衣街更是天津商业的摇篮,耳朵眼、谦祥益、瑞蚨祥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均出自这条街。为了响应“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打造品牌文化旅游窗口,红桥区对大胡同开启了新一轮的综合整治工程。在工程中,有许多的基层工作者在用自己的双手,装扮美丽的津城,11月6日,记者跟随环卫工人牛春耕,去看看他如何用手中的扫帚谱写一曲美丽的乐章。
牛春耕今年58岁,是红桥区潞河环境公司的扫道工人,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由他负责估衣街的扫保工作。记者早上7点到达估衣街时他已经开始了工作。估衣街全长350米,扫保面积约1900平方米,这里每天都有4万多人的旅客来往,虽然面积广人流大,但估衣街的环境总是保持得很好。原来牛春耕为了能使路面整洁,每天都会拿着扫帚一遍遍地清扫街道,除了吃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一天下来整条街要清扫二十多次,一个动作重复几千下,而且这段街只由牛春耕一个人负责,几乎每天都坚守在岗位上。
中午11点半时,牛春耕草草吃过几口饭后便又回到了岗位上,在他下午的清洁中记者发现许多商铺都会在闲暇的时候把自己门前的垃圾废土扫成一个小土堆,等到牛春耕扫到门口时就不用再整体清扫而是收走土堆就可以了,这样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之所以商家如此配合牛春耕的工作,是因为他除了踏实肯干外还很注重工作方法,在日常的扫保中他常常为商家提供一些帮助。一家商店的李大姐告诉记者:“有次我家货架晚上忘记收走,转天一看居然还在,原来是牛师傅帮我保管了起来,我真是太谢谢他了,而且平时除了清扫街道,他还会热情的帮我们清洁屋内卫生,在街上一提起牛师傅大家都赞不绝口。”就这样以真心换真心,牛春耕逐渐赢得了商户们的配合,使他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原来的一倍。
晚上7点半钟下班时,牛春耕对记者说:“清扫估衣街可不能按点上下班,有时候我休息了可游客还在,所以我就尽量缩短休息时间,加长工作时间,让来往游客们都能看到咱们天津最好的面貌。”牛春耕每天晚上都会加班到8点,等游客和商家都走了之后在下班。
最后,牛春耕对记者说:“五年来,我看着估衣街越变越好,心理特别高兴,现在咱大胡同响应‘一号工程’进行综合整治,我也要再加把劲,在这个平凡的小岗位上共建咱们的美丽天津”(记者付文超 通讯员郝桢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