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根据气温、降雪量等因素精确计算实现融雪剂喷洒“适量有效”,坚持清雪为主、融雪为辅的发展方向让清融雪过程更趋环保,结合部地区作业主动彼此向对方延伸消除“清雪盲点”……昨天,滨海新区召开了2013年今冬明春除雪工作会议,滨海新区除雪工作预案正式出台并实施。和往年相比,此次出台的除雪工作预案不但具有强调“科学除雪”原则、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性的特点,而且还将改变以往“一年一预案”的情况,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滨海新区除雪工作的依据。
方式更加注重“科学环保”
根据滨海新区除雪工作方案,坚持清雪为主,融雪为辅的发展方向,减少和逐步淘汰氯盐类融雪剂,除雪工作在为居民提供良好环境和道路保障的同时,也将通过对融雪剂使用剂量的控制、机械清雪和人工清雪的加强,最大限度减少对绿化、河道等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科学”、“环保”清雪。
在此次出台的除雪预案中,首次对清融雪过程中融雪剂的使用量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采用机械进行物理清雪的作业方式进行了具体规定,让清融雪行为更加规范、有据可依。根据规定:使用多功能除雪车、抛雪机等机械进行物理清雪作业的,应梯次编队作业,将积雪向一侧打拢,装载清运到指定位置集中消纳处理,禁止将含有卤水的积雪向路边绿地、河道抛撒。
在未来的清融雪过程中,融雪剂的使用范围也将遵循严格规定。其中,一、二级主干道路将以融雪为主,逐步扩大机械化物理清雪范围。三、四级道路和所有道路的便道使用小型机械和人工清雪,禁止使用融雪剂。
此外,便道净雪就近堆入树穴或抛入绿地以及居民区积雪不外运,便道积雪入树穴的规定也将有助于将积雪“变废为宝”,充分利用降雪资源。结合部地区作业应主动彼此向对方延伸,相互重叠作业的规定则将有助于消除清雪“盲点”。
明确流程实现“高效快速”
除雪工作中,将根据《除雪路网作业程序图》,按照“先立交、高架路,后涵洞”“先主干,后支路”“先打开一条路,再向两边扩展”的顺序进行除雪作业,做到融雪线路合理明确,喷洒点位衔接准确,融雪作业组织有序,组织指挥科学严密,除雪效率快速高效。
根据不同降雪时段做好除雪工作安排,白天降雪,按照核心城区及各建成区4小时和8小时打通道路计划,周密组织除雪作业;凌晨降雪,集中力量对主干道路、立交桥、高架路等重点路段开展除雪作业,保证早高峰主干道路、立交桥、高架路等重点路段机动车道通行条件。
作业完毕,立即盖好井盖,恢复正常通行条件。严禁私开井盖。及时清除垃圾转运站、公厕等公共环卫设施门前积雪,保证生活垃圾正常清运、无垃圾堆存,方便群众如厕。及时清除过街天桥上的积雪,防止行人滑倒摔伤。
除雪物资入冬前“到位”
各类融雪剂、推雪铲等作业物资要在入冬前准备到位。融雪剂的储备量应以融通一次中雪用量为基数,不少于3个基数。融盐池应提前融好盐水备用,确保降雪后迅速展开融雪作业。对有组织的义务清雪社会单位,管委会清雪指挥部应提供一定数量的推雪铲等人工作业工具,方便社会单位清雪作业。
各类除雪作业车辆、设施设备,要在入冬前全部检修准备就绪。洒水车罐体无锈蚀,喷洒无阻滞,扫雪车、除雪车、抛雪机、撒布器、刮雪板等除雪作业车辆车况良好,符合作业需要。融盐池、装载水泵、电源动力等除雪设施运行有效、安全可靠,合闸出水。除雪作业车辆的GPS定位管理系统全天候开启,实时掌控车辆作业情况。做好职工防冻伤工作,防止发生冻伤事故。做好作业安全防护和教育培训,防止发生交通伤亡事故。
相关人士表示,希望通过滨海新区除雪工作预案,可以建立起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除雪应急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应对降雪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降雪对城市环境卫生和道路通行影响,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道路保障,并促进降雪资源利用。(记者付卓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