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自由散漫;他们都有理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小店,做着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他们都不贪财,因为兴趣总是第一位的,他们是一群给自己当老板的年轻人,虽然对于经营不在行,但是他们享受这份跌跌撞撞的创业旅程。
手工制鞋“让双脚呼吸”

郭淼开了一家手工定制鞋店,店名如她般年轻:美好青春手工定制鞋店。虽然是老板,但是设计和后期工作都是她亲自完成,制鞋过程则由家里的专业师傅完成。学室内设计专业却设计上了皮鞋,这样的“不着调”还是郭淼的兴趣使然。“我最早和几个设计师一起做设计,这个是我自己第一家店。因为我喜欢设计鞋子,又买不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后来干脆就自己设计自己制作。”
因为手工制鞋不是量产,目前暂时无法设计新款式,顾客都是选择店里现有的款式。郭淼说以后走入正轨了,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设计款式定制皮鞋。“店里主打手工制作皮底皮面的鞋子,现在皮底手工鞋大家认知度不太高。等市场慢慢培育以后,我想在鞋上印上自己的名字,再多设计些款式。”
15到20天可以制作完成一双皮鞋,这样的进度资金回笼很慢,价格上也比商场里的手工定制皮鞋便宜很多。但是在郭淼眼里,赚钱是顺带的事,关键还是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店里可以进些赚钱的货来卖,但是我不喜欢。开店对我来说,‘玩’比挣钱更重要。我心态很好,遇到困难自己也能克服,销售情况比预想的好。”
有调性的唱片店
在男朋友的支持下,丁丁开了一家唱片店,卖黑胶唱片、专业级唱片还有她自己原创的个性手工提袋。丁丁是设计师,因为不想给别人做设计,还有一个“不着调”的原因是因为她不能早起,所以干脆自己当老板,就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

开这样一家“声音堂和大红”的唱片店,丁丁希望一切都和音乐有关的东西都可以让大家更多了解音乐,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调味品。她希望给大家的生活带来色彩。“音乐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品位和灵性。我的店会一直坚持下去,给大家的生活一点有调性的调剂。”
虽然丁丁看着娇小,但是个性却很张扬,她说:“个性化是我这家店的优势,我也在丰富店里的产品,再想赚钱也要把住调性,不能面面俱到。用产品传递我的个性,寻找志趣相投的顾客。”
虽然不太懂经营,但是丁丁告诉店员,有顾客在店里,要站在距离顾客3米的地方,让对方知道如果有需求,就有店员服务;如果没有需求也可以轻松的走出她的店。她觉得自己也是消费者,将心比心,要给消费者充分的空间了解商品、再选择。丁丁觉得给自己打工很值,“我喜欢才会开店,才会坚持做。自己开店操心的事多了,也强迫自己把兴趣和工作更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勤奋。赚钱的事慢慢来,希望这家店一直稳稳当当的。”
把好书推荐给大家的独立书店
马利强最早销售过期杂志,后来转型专做书店。他给书店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守望者书店”,主要是销售一些文学名著,设计类的书籍。说起店名,马利强就是想起一个大气点的名字,另外就是对于文化和书籍有一种守望的意味。他希望通过这家小店作为平台,把一些好的书、好的文化传递给大家。

马利强的独立书店并没有走打折销售模式,而是完全按照书籍定价销售。因为他选择的出版社都是比较有档次的,进货价不低。虽然和网上购书的折扣没法比,但是他这种独立书店会做一些陈列,让大家一目了然。“在实体店买书的人都不会过于介意书的价格,实体店购书虽然没有网上便宜,但是那个差价可能只是一杯咖啡的钱。主要是面对这些真正爱书,也喜欢逛书店的人。其实逛书店也是一种休闲的方式。有一些有固定阅读习惯的人,会愿意来我的店里逛逛。”马利强说。
书卷气十足的马利强说起经营,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相同的书,我们会尽量选择出版社好一些的版本进货。有时也会去一些特色书店,看人家如何选书。销售一些和书相关的商品,这种融合性的书店可能是书店的一个发展趋势。国外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书店,有专门侦探类小说的,有专门做好的二手书的店,关键是有书店自己的特色。小书店应该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如果独立书店多了,竞争也会更激烈。”
说到赚钱,马利强的书店销售略有盈余,只是维持一个正常运转,他觉得维持一个正常标准就可以了,没想赚很多的钱。因为喜欢卖书,和上班来比较,时间上更自由、更随意,这就是马利强想要的闲散生活。他自诩不会管理,所以也不雇店员,虽然希望收入会好一些,但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个事。能力所及的范围,把自己觉得好的书推荐给大家,有一个小小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就是他全部的想法。
现在身边这样的创业者越来越多,创业,已经不完全是为了赚钱,他们更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一个独立和个性的发挥空间,顺便再赚些钱维持生活,如果赚的多了点,自然更好。他们注重的是享受创业的过程和乐趣,把心态放平和,在跌跌撞撞中摸索,享受并不紧张的慢生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