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是平津战役发起65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先辈,教育后人,“铭史励志继传统,同心共筑中国梦”——纪念平津战役发起65周年主题活动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举行。参加过平津战役的老战士代表,平津战役指挥将领的子女,以及驻津空军某部的官兵和大学院校的师生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昨日10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85岁高龄的于勤恺老人曾参加平津战役,虽然走路需要拐杖,但为了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平津战役的事情,还是专程赶来。“平津战役打响时我在张家口。”回想起当时的一幕幕,老人有些激动,“记得在天津东局子,为攻下两个被占领的碉堡,牺牲了100多名战士。其实要是用炮,很快就能攻下碉堡,但为了保护天津百姓,上级要求不用炮,只用枪。”听到这里,现场官兵和学生十分感动。
随后,到场人员向馆内的英烈墙献花致敬。据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英烈墙是1997年建馆时一同建立的,目的是缅怀、告慰在平津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据记载,当年平津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共有7030人,1997年英烈墙建成时,共有6639名烈士的名字刻在上面。开馆以来,工作人员每年都在搜集资料、整理档案、核实烈士身份,至今有6802名烈士的名字刻在英烈墙上。
目前,尚有228名佚名烈士的名字还未刻上,相关烈士家属可依据两种方法补刻。第一,拥有烈士证明书的家属,可持烈士证明书原件与复印件到平津战役纪念馆核实情况。第二,烈士证明书遗失的家属可到烈士原籍民政部门申请相关证明材料,如烈士所在的部队、牺牲的时间等,然后将证明材料交到平津战役纪念馆审核。(记者王昊实习生刘凯悦通讯员王炜摄影记者姚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