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召开的2014年滨海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滨海新区将围绕实现国家对新区的功能定位,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筑宣传文化人才高地、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着手,增强文化软实力。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
滨海新区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提升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市民享受良好文化氛围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根本原则。
“从今年起,滨海新区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三级网络,满足不同喜好市民的需求。”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区按照国内一流、国际水平、有利于实现滨海新区战略定位的标准,推动滨海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建设;完成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机构整合,提升滨海新区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直属文化设施的软件和硬件水平;推动街镇综合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居村书屋、文化室等全覆盖,形成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同时,深入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程,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重点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面向城乡居民组织举办滨海文化讲堂,面向文艺骨干和群众文艺团队举办“百团千人”滨海培训班;实施滨海“2191”公益电影放映工程,覆盖全区;实施广场“千百万”工程,全方位提升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实施外来建设者文化服务工程,保障外来建设者文化权益。“各项文化活动都是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开展。”滨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全面提升新区整体文明程度
图为在滨海新区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现场。据了解,该展交会旨在以文化为源泉,创建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传统产业融合等新格局,突出以展、交为核心,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发展理念,以文化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打造极具文化特色的国际性品牌展节。同时,持续做好“滨海好人榜”评选活动,到2016年,发现和培养树立区级以上道德模范100名,身边好人500名,力争选树3名市级道德模范,1名全国道德模范。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实现道德讲堂街道、社区、文明单位覆盖率100%,每个道德讲堂每月组织开展活动一次以上。实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实现未成年人“快乐营地”社区覆盖率100%。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在全区建成4个以上一定规模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此外,加强志愿服务组织领导,在全区各级文明单位普遍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街道、社区、村镇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016年志愿服务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0%,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总人数不低于本单位人数的20%,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滨海新区是国家战略,光有繁荣的经济和广泛的社会服务还不够,还用注重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全面提升滨海新区整体文明程度。”滨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今年,滨海新区将开展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三大创建为主体的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到2016年,市级以上文明社区比例达30%以上,区级以上文明单位达200个。
持续组织开展特色创建活动,即做好“50万市民游滨海”活动,到2016年,组织150万人次市民游客感受新区的建设成就;力争培育30个精神文明建设优秀项目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项目在全区推广;做好文明楼门创建活动,到2016年使文明楼门数量达到全区楼门总数的80%以上。2014年争取跨入全国文明城区行列。
打造新区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滨海新区自成立以来,经过四年多的坚持,社区文化艺术节、‘2191’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文化讲堂等已经成为滨海新区深得民心的文化惠民活动。”滨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目前滨海新区已有业余文化艺术团队有近400支,队员上万人,平均每个居村都有1支以上业余文化艺术团队。塘沽小海螺艺术团、杭州道街金色港湾艺术团、大沽龙灯队、渤海石油老年艺术团、汉沽阳光艺术团、汉沽飞镲队、大港枫叶艺术团、太平镇河北梆子剧团、港西街落子团……他们常年活跃在城乡居村,颇具影响力。
“文化活动多,但还需要梳理,最终形成具有滨海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今年起将提升3个,塑造5个。”该负责人介绍说,新区将提升的3个特色文化品牌包括:实施版画振兴工程,建设滨海新区版画创作基地,保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实施评剧传承发展计划,繁荣新区评剧艺术;大力支持滨海群星艺术团发展,成为业余文艺团体和文化志愿者活动的一面旗帜。
塑造5个知名活动品牌包括:以文化馆小剧场为基地打造“滨海群星”大舞台,成为天天演、常年赛的公益性多样化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滨海社区文化艺术节,两年一届,以社区、军营、校园、企业等基层特色品牌活动为基础,以全区各界交流展示评比为组织形式,成为本土优秀文艺成果交流展示的大平台;组织“滨海文化走出去”交流,大力支持新区文艺人才参加全国乃至国际性重要赛事,使新区获奖数量不断实现新突破,积极向外展示新区文化发展成果;办好滨海新区国际作家写作营,加强国际文学交流;积极举办滨海国际艺术节,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文化品位。
文化软实力拉动新区整体发展
近年来,滨海新区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经营性文化产业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新区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截至2013年底,全区已有文化创意类企业5000余家,产业增加值达到41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专家预测,不久后,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将高于区域GDP增长速度,成为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势必拉动滨海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天津财经大学滨海研究中心主任张盘铭教授告诉记者,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滨海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帮扶措施,并创建了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一大批国际高端文化企业入驻新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正逐渐形成。
张盘铭教授认为,滨海新区文化工作的发展要以市场、群众和社会为导向,做到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群众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经济市场。要研究、挖掘、保护、提升传统文化产品,论证、借鉴、引进、吸收、创新外来和新生的文化事物;同时,立足新区、着眼全国、瞄准世界,找准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创新点,并合理规划和把握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创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地区特色品牌文化,以建设富有开发开放特色,充满创新活力和独特魅力的文化强区为目标,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进一步扩大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文/刘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