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天气转暖,津城“大水缸”蓟县于桥水库(翠屏湖)也迎来30余只天鹅落脚,它们或在湖面上翩跹起舞,或在草地上悠闲觅食,呈现出优美和谐的生态景观。而在未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3月底4月初)将有十几万北迁候鸟过境蓟县。为让这些珍稀候鸟“安居”,蓟县也将开展“护鸟行动”,保护这些“贵客”安全。
连日来,蓟县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巡护时发现,30余只天鹅等首批春季迁徙候鸟已经飞到蓟县于桥水库。蓟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付志鸿介绍,现在的几十只天鹅应该是大规模迁徙的“先头部队”。它们负责探寻沿途栖息地的环境适宜度,并以鸟类特有方式将信息传递到后续“大部队”。今年2月初,曾有摄影爱好者拍到天鹅,但因当时天气尚冷,天鹅觅食困难,那批天鹅只作短暂停留便飞往别处。
“每年3月以后,越冬的北迁候鸟就开始在于桥水库聚集,并顺着暖湿气流继续向北迁徙,返回北方的繁殖地繁衍后代。今年入春以来,气温回升较快,形成的暖气流促使在南方越冬的候鸟提前北迁,因此北迁候鸟的先头部队已经提前抵达‘中转站’。”付志鸿介绍,冬候鸟北迁主要飞往俄罗斯及我国黑龙江等北方地区,天津是冬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它们在这里休整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后将继续北迁。
记者了解到,候鸟迁徙有三条线路经过我国,其中“东亚-澳大利亚线”是候鸟迁徙的一条主要路线。在北迁过程中,冬候鸟会在天津的湿地保护区停留约两个月时间,一方面休养生息,为接下来的长途飞行积攒体力,另一方面等待掉队的候鸟。付志鸿对记者说,“每年在蓟县中转的候鸟数量有十几万只,北迁候鸟以鸭、大雁、鹤类居多,其中鹤类主要为白鹤、灰鹤。”付志鸿告诉记者,每年的3月下旬都会迎来冬候鸟北迁、夏候鸟抵达的高峰。
“为给‘贵客’们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我们实行了全覆盖的野生动物保护观测。”付志鸿对记者说,根据野生动物资源分布状况和候鸟迁徙规律,我们建立了16个野生动物保护观测点,实行全覆盖。每个区域都有责任单位负责定期观测。
付志鸿说,除了安全的自然栖息环境外,蓟县还抽调了行政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城内及于桥库区周边餐馆加工厂等场所进行定期巡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行为。安排专人于野生鸟类迁徙期内,在库区沿线进行日常巡查。在野生候鸟迁徙高峰期,巡查员要在重点部位进行蹲守,发现乱捕滥猎行为及时将情况报告县野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