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傅莹4日在北京透露,作为中国“民告官”的一条途径,行政诉讼案件的原告胜诉率近年来明显下降。
傅莹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和中国信访制度有关的问题时作上述表示的。
傅莹表示,信访在中国是一个很独特的制度安排,这些年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信访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压力或者挑战,需要进一步改善。
傅莹指出,全国人大将通过改革把涉法涉诉的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她解释说,在中国,“民告官”从法律上讲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行政诉讼法,这部法律为百姓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这些年行政诉讼案件原告的胜诉率明显下降,另外也确实存在着行政部门不愿意当被告、法院不愿意受理的情况”。
傅莹说,群众不敢告、告也告不赢的结果就是让大量的涉法涉诉案件进入到了信访渠道。她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修订,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排除“民告官”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阻碍。
中国“民告官”第二条途径是行政复议法。傅莹说,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更加便捷的救济渠道,但是从执法检查反映的情况看,其作用也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比如在有的地方、在基层,人们好像没有听说过有这部法律的存在”。
有基于此,傅莹透露,人大常委会已把对这部法律的修订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中,“我们修订这两部法律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监督行政权力,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更好地维护我们社会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