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最近,全国大范围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的高度重视。作为PM2.5的主要源头之一,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顺应节能环保的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天津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滨海新区拥有多家能够研发生产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可以说,新区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技术先进新区品牌叫响全国
从环保角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是新能源车向大众普及的第一步,滨海周刊记者在新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已经有518、131、104、102等10多条公交线路的200余辆公交车采用了“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系统总成”的新能源技术,该项技术及对应产品正是来自新区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和传统公交车相比,新能源公交车的油耗低、排放低、噪音小、舒适度高。“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帮助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天津几十条公交线路的近650辆车用上了混合动力技术。”天津松正产品经理郭志良表示,混合动力系统在使整车油耗大大降低的同时,也使发动机大部分时间运行在高效率区间,从而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废气排放,而怠速停机功能也使车辆在起步、到站、停车、滑行时发动机快速停止工作,有效地减少了颗粒物的排放。
“目前,我们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系统已完成了试验场1万公里综合路况的可靠性验证,并已在天津、合肥、郑州三个城市使用。经第三方检测和用户测试,在12米客车18吨满载情况下,百公里平均油耗达到19.7升,在天津803路公交线路上运营实测油耗为百公里19.87升,颗粒物排放更是降低了90.3%。”郭志良介绍,“我们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系统,
非插电状态下百公里平均油耗达到20升水平(12米客车,18吨满载工况下),遥遥领先国内外类似产品;纯电动时间(发动机停机状态)占比超过70%,智能停机水平独占鳌头;采用独特双源电机和双电源系统设计,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国内外首屈一指;产品颗粒物排放减少了90.3%,产品技术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预计今年年内第五代产品也将在新区最先‘尝鲜’。”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形成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将大大降低公交汽车的运行成本,而且让百姓的出行也变得更为绿色。天津松正产品经理郭志良说:“新能源公交车相比传统柴油车,每公里可节省至少1元左右的燃油费用,一年算下来每辆车可节省约8万元。而对于环境来说,混合动力车辆碳排放每年每辆至少可减少36.8吨,650辆新能源公交车每年可为本市减排约2.4万吨。”
记者走访多家新区新能源车企后了解到,天津滨海新区已拥有天津松正、天津清源电动车、力神电池和泓锋泰汽车改装公司等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新区不仅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部分关键技术,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据了解,天津松正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及产品已经帮助天津的10多条公交线路和河南、山东等46个省市的客车用上了混合动力技术,具有年产2万套公交车常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能力。2013年申请专利121项,累计申请专利614项。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不仅自主研发出微型纯电动城市物流车并将实现批量生产,同时该公司多个电动车产品也已实现了海外发展。另外,清源目前还与东风汽车、别克汽车、哈飞汽车等多家车企展开合作,今年,该公司还将针对推广城市寻求多方位的合作,加速进军全国市场步伐。天津泓锋泰汽车改装公司生产的电动环卫车和电动邮政车也已在山东德州、河北廊坊应用。可以说,新区的新能源车企自主品牌已经走向全国市场甚至是海外市场。
补贴减少促企业转型发展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据悉,该通知对新能源车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今年的补贴标准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5%,而2015年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
补贴额度减少,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并非坏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按新规计算,混合动力车的最高补贴额度将从原来的每辆40多万元降到20多万元。新能源车补贴的大幅减少,等于间接提高了相关产业从业门槛,曾经只靠政府补贴生存的企业将退出这一领域,而对技术成熟的车企来说更利于他们拓展市场空间,从长远看,有助于推动混动系统技术的成熟,加速产业的洗牌。
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大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政策性补贴肯定会下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资源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成本已经开始下降,政府补贴将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缩减。同时,车企的利润空间也将在全国新能源车推广城市扩充下得到释放。”姜大海也强调,对新能源车的客户来讲,买新能源车所享受的补贴优惠也会相应减少。“从实用方便角度考量,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充电桩等设施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新能源车对于大众的吸引力会逐渐增高,补贴政策性调节将逐渐被企业间的市场行为所代替。”
价格和配套成为普及关键
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发展还需要一定时间。连日来,记者走访新区多家销售混合动力汽车的4S店时就发现,大多数购车者对这类汽车均持观望态度,即便有新能源补贴,也并不足以吸引购买。
相关专家指出,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后,新能源车推广也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政府主导不断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数量外,其他领域的公务车辆以及私家车领域都应在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推广。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教授指出,消费群体决定产品,而不是产品来决定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的绝大部分消费者需要便宜好用的产品,一味讲究高技术、高品质反而对市场有负面作用。
姜大海则认为,从技术上讲,中国完全具备生产新能源车的水平,并且像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已经研发出新能源车并投放市场。但想要做到全面普及除了进行有效政策引导外,还需要解决配套问题。比如带有充电功能的停车场,充电设备是否能够满足车辆快速充电等等,这需要相关市场领域的进一步打开。除了政府主导兴建配套设施外,还应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该领域,允许有资质的企业建设相关配套设施。“让广大车主使用方便,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记者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