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本市单独两孩政策出台月余,已经抓痒了不少年轻家庭的“心”。“你家打算再添一个孩子吗?”成为时下年轻父母社交时常常提起的话题。市人口计生委数字显示,截至3月13日,全市共受理单独两孩生育申请10209例,市内六区多数街道基层计生机构的月咨询量均在百人以上。热情添子的市民怀有怎样的心态?新政策又会给本市人口带来哪些影响?新报记者为您一一解读。稿件统筹邓晶龙周白石
申请情况
市民申请热情高
大龄夫妻成主力
昨天,记者来到河西区尖山街居委会,计划生育科科长廊荣霞正在给一位居民做两孩政策讲解,复印哪些材料、何时办理、怎么办理,这样的话,她每天都要重复十多遍。自2月14日本市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以来,在这个6万育龄妇女的辖区内,已有60多人提交申请,其中18人指标已申报下来。
大龄夫妻对单独两孩政策的热情,让廊荣霞始料不及。辖区内提交申请的夫妻年龄从28岁至40岁不等,其中70后的大龄夫妻人数最多。这个年龄层夫妻的第一个孩子多数已上小学,可以脱离家长全天候的保护,原本沉重的家庭负担减轻,让夫妻腾出了精力迎接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固然新生命增加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感,但同时家庭开销将被迅速提升。因此不难发现,单独两孩政策启动后,立即下定决心添丁的家庭,夫妻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职业分布于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银行、学校等。
市民心态
再要一个孩子
家长各有考虑
再生养一个孩子,不仅需要稳定的金钱保障,家长们还要重走一遍生育、喂奶、抚养、入托、入园、入校的艰辛养娃路,在现代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生二胎很可能影响到未来职业发展,这对于职场女性而言并非易事,但记者走访中却发现,提倡生二孩的家庭成员却多是母亲。
-分压力
帮孩子分解照顾老人的负担
家住河西区尖山街的王柔琪是这个街道第一批拿到单独二孩准生证的人,今年36岁的她已有一个7岁的可爱女儿。听说单独两孩政策启动,王柔琪转天便拉着丈夫跑到父母家商量生第二个孩子的事。考虑到夫妻俩是工薪阶层,父母和丈夫并不支持她的想法,可谁也拗不过她。王柔琪说:“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备受宠爱的甜头我尝到了,独生子女的苦头我也咽到肚子里了。”原来,在她怀女儿8个月时,母亲的腿患了丹毒病,每周都要到医院换药,其间正赶上她父亲发烧,当时王柔琪要挺着大肚子照顾两位老人,甚是辛苦。“经过这件事,我就一直想再要一个孩子,至于经济负担,夫妻可以一起努力,职场压力我也能克服。等我们这代人老了,帮孩子分解照顾老人的家庭负担,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事情。”
- 防失独
家中老人直接“拍板”要二孩
生二孩的决定并不完全取决于年轻夫妻,他们的父母也会参与意见甚至直接“拍板”。家住水上公园附近的洪先生今年34岁,已经4岁的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由于工作繁忙,他和老婆都不准备再要二孩,但这个决定却引来父母的极度不满。原来,洪先生的母亲在居委会帮忙,她曾经去探望过失独家庭,看见失去孩子的老两口虽然衣食无忧,却丧失了精神寄托,妻子更因心情郁闷而长期卧床。为了让母亲安心,最终洪先生与妻子筹划在未来3到5年内再添一个孩子。
-助成长
让孩子多个玩伴多个亲人
新政策同样牵动了年轻人的心,24岁的未婚女孩白晓表示:“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玩,童年少了同伴情商的培养,直到大学住进宿舍才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以后我结婚一定要两个孩子,他们既是玩伴又是相互学习的亲人,可以共同成长。”
医生提醒
生头胎时剖腹产
怀二孩须查切口
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市一中心、总医院、第四中心医院都开始筹谋加强妇产科建设的计划。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郭晓荣主任医师说,作为一名妇产科专家对可能涌来的生育高潮,已有思想准备。该院儿科主任李劲松教授说,医院已超前规划扩建儿科诊疗区域,培养儿科医护人员,增加儿童保健服务项目。
郭晓荣主任提醒,生育二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怀孕前查体。生育二孩的产妇,年龄明显增大,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提前查体,评估身体状况,请专家鉴定是否适合怀孕。特别是第一孩剖腹产的女性,怀二孩前更要提前检查上一次切口愈合情况,不能盲目怀孕,以防止子宫破裂。二是怀孕期查体。不要认为有生育经验,就忽视孕期检查。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增加,规范查体可及早发现问题。一般怀孕前8个月在辖区医院体检,8个月之后到准备生产医院检查。有并发症的产妇要提前转到大医院就诊。三是科学采用助孕技术。一些40岁以上甚至45岁以上的女性也希望怀孕再生子。郭主任提示,自然受孕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必须借助助孕技术,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
李劲松主任则提醒,此次符合政策要二孩的父母,一定要充分考虑切忌一时冲动。首先,要考虑到生育时间。专家判断,第一个二孩生育高峰在2014年底到2015年。如果这个时间段突然增加孕产妇数量,不仅可能检查生育不方便,孩子以后入托、入学都会面临压力。第二,父母要审视自己是否有同时抚养两个孩子的体力、精力,切忌忙了二孩冷落大孩。第三,两个孩子都要自己带,一同生长手足情才会深。第四,父母应掌握一定儿童保健知识,保证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新政影响
对人口总量影响不大公共服务资源迎考验
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后,市民添子热情还在攀升。那么,新政将为这座城市增添多少新人口?同时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对此,天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张丽娟主任介绍,根据抽样调查,全市符合此次调整单独两孩政策已有一个子女的已婚育龄妇女约为10.19万人,有再生育意愿的约为4.6万人。以“六普”数据为预测基数,考虑单独两孩政策放开预期,预测本市2013-2020年人口出生规模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3年至2015年,预计出生总量将继续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出生人数是12万人,2015年达到顶峰,最高可能达到14.5万人左右,而后逐步回落,至2020年出生人口降至11万左右。由于本市多年来已经在农村地区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因此,政策效应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最初三年大约每年将会增加1-2万出生人口,对公共服务资源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根据本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情况,目前能够基本满足生育政策调整后的需要。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从上述数据来看,单独两孩政策释放出的新增人口数对全市人口总量影响并不大,但政策放开后却有益促进整个城市的人口发展。微观来看,本市从政策层面上将“4+2+1”的家庭结构转变为“4+2+2”结构,为家庭增加人力资源,降低独生子女死亡风险,这将有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未来家庭养老。不过,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社会的公共服务压力将随之增加。新增量人口、500万流动人口生育的子女,以及专门来天津生孩子的周边省市居民,都将为这个城市的公共资源增压,产前筛查、分娩师、月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资源配置将有待补充提升,以供应未来城市新出生人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