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清明节,是人们集中出行祭扫逝者的日子。昨日,本市迎来了清明祭扫的首轮高峰。记者从清晨出发,多路采访,发现今年的祭扫高峰人流更加集中,时间更加提前,早6:30至7:00各殡仪馆和公墓附近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流车流。但是,因为各个部门提前做好准备,所以,道路上“拥而不堵”,车流人流有序。据统计,昨天,全市有6万人次参加祭扫活动,各殡仪服务部门秩序良好,而且,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放炮烧纸等行为明显减少。
昨天早上7:00左右,在开往北仓第一殡仪馆的铁东路上,已经是车流不断,虽然车辆比较多,但是,行驶比较通畅。记者发现,为了方便市民停车,交管部门在一些区域开辟了临时停车场。据值勤交警介绍,加上公墓的停车场,大约有700个车位可以停车,但是,早上7点一过,车位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同样,在位于雪莲桥下的第二殡仪馆(程林庄)附近,也在早上7点左右就出现了车流高峰,交警也采取了临时断流的措施,在桥下开辟了4个临时存车场。
采访中发现,虽然人多,但并没有出现秩序混乱。特别是今年扫墓公交专线停靠点都距离公墓较近,有的就在公墓内设有专用停车场,所以,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更多。记者也发现,今年很多市民扫墓只带了鲜花和清水,很少有人拿着烧纸、鞭炮等物品。永安公墓和西城寝园在门前设置了“文明祭扫”等提示语,永安公墓还在中心广场设置了电子大屏幕,不少市民在屏幕下拿出手机发送短信,高科技让人们的文明祭扫方式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