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标题:驻百村进万家接地气转作风——宁河县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工作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宁河县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了以领导干部“驻百村、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下基层、工作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务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领导干部“驻百村、进万家”,着力改进机关作风。“驻百村”即全体县级领导干部和有关乡镇委局主要领导干部入住100个村;“进万家”即驻村干部联系10000户群众,其中,生活困难户5000户、种养殖大户4000户、私营企业主500户、其他重点户500户。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广泛征求意见,切实解决“四风”问题,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县级领导带头行动,从自身做起,选取经济发展薄弱、人均收入偏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村作为联系点,深入群众调研走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县委书记李树起同志率先深入芦台镇张二村,吃住在农家,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村里的组织活动,并分别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非公企业负责人、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同时针对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深入所联系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谈发展,虚心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来,全县领导干部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与所联系户“面对面”谈心,聚集“四风”问题,广泛征求群众对县乡两级的意见建议,为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截至目前,驻村干部累计走访群众700多户,召开座谈23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150余条,查找到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239件。
开展惠民专项行动,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绿化美化”建设,年内建成175个清洁村庄,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PM2.5下降20%。全面落实《美丽宁河实施纲要》和实施细则,着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提前实现村庄垃圾设施配套率、环境集中清整覆盖面、坑塘治理率“三个百分百”,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努力创造一个天长蓝、地长绿、水长清的美好环境。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专项行动。重点实施“418”工程,结合“六化六有”标准,落实4年帮扶规划,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帮助市县两级结对帮扶的80个困难村,解决村容整治、便民利民、助民增收、文化惠民、扶贫帮困等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围绕农村产业提升战略任务,帮助基层完善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强化基层“造血”机能,重点实施“千企转型”工程,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难题,引导扶持发展科技型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年内启动300家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开展促进农民增收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帮助农村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民创业就业,逐村逐户制定包保措施,年内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比重达到8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5%,绝对值确保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召开了宁河县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工作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对活动进行专题部署,要求驻村干部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相关要求,轻车简从下基层,不扰民、不增加基层负担。健全县、乡镇、部门、村“四级联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每位领导干部深入所包乡镇、村、户的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同时,县委统一为驻村干部和所驻村印发了《宁河县“干部下基层、工作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手册》,建立了驻村干部《工作日志制度》、《联系困难群众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交流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要求驻村干部和村党组织认真记录驻村工作情况。定期组织召开驻村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内容,结合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和“三项问责”,加强考核测评,推动活动健康深入开展。
(天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2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