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主持人:各位北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新闻会客厅》,我是主持人辛贺。在今天我们的节目中请到了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天津市妇联儿童部部长王冬梅,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专家张其博老师,还有北辰区退休居民辛树萍辛阿姨。首先我们想请王冬梅部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的一些情况。
王冬梅:好的,“寻找天津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全市的各区县相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通过开设我们宣传的专题网页、宣传的专题栏,举办家庭教育、家风的一些专家研讨会。举办全家福的照片和一些优秀的家风、家训的展示,吸引我们社区的群众来参与这些活动。比如我们和平区就是开展了以“诵读经典家训,培育文明家风”为主题的经典家风活动,也是吸引了广大家庭来参与。通过大家读诵一些经典的佳篇佳句,讲述一些家风的故事,来传承我们一些家风的文化,吸取一些经典的精髓,洗涤大家的心灵。将这些良好的家庭中的习惯,变成我们家庭中每个成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动。我们在社区妇联的“半边天家园”开展了“分享好家风,传递正能量”的家风故事会,到会的有一些老党员、志愿者还有一些楼院长还有一些家长、好的婆媳的代表、夫妻的代表、邻里互助的典型都参与到家风故事的传讲过程中,大家都来分享我们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看似一些平凡的小事,但是反映出了我们社会中的一些正能量。参加这些活动的成员也都深切地感到,家是一个最小的国,我们的国也是千万家。

同时,我们市妇联、北方网和我们天津市网上家长学校针对我们这个最美家庭开放了专题网页,从4月份就开始做这个专题网页,通过这个网络征集我们的一些最美家庭的照片、美好家庭的主题词,我们还开展了推选这些最美家庭网上投票的工作。前期我们是通过区县妇联、行业系统还有社会自荐,推荐了很多的最美家庭,从100户的家庭中进行了两轮的网络投票,有60余万人次参与了网络投票和征集过程,包括我们北方网在内的天津电视台、电台还有今晚报、中国妇女报,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这次活动进行了大力度的宣传和报道,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参与。我们也是通过网络投票的基础上,通过我们的专家媒体评审会,本着体现时代性、体现家庭的这些美德和新风,还有我们天津市本土的一些特点和特色,通过我们的媒体和专家投票评选了我们最终的天津市十个最美家庭,其中也包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公安英雄王正宏,他的妻子是全力支持王正宏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来。也包括我们今天到场的王如意家庭,这个是王如意的女儿辛大姐,她也到场也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有非常好的家风和家训。有我们再婚的妻子,割肝割肾来救她的丈夫,也是普通的一个津南区的一个妇女,但是她做的这些事情确实是特别的感人。还有我们一些年轻的八零后的儿媳妇怎么孝敬公婆,用她们平凡的事来影响和带动八零后、九零后的小家庭,我们也是通过最美家庭的评选来传扬这些家庭的美德。
我们妇联的戴蕴主席也是一直在强调,市妇联也是集中各媒体的力量,加大我们最美家庭这些好的家风、家训的宣传,大力挖掘我们这些最美家庭里的一些优秀的事迹,这些好的家风的传承,弘扬这种最美家庭的精神,把这种家庭幸福、家庭美好的真谛更多地与我们这些社会的家庭来分享。我们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还将举行我们全市的最美家庭的颁奖礼,也是传承我们家庭中的这些美好,让大家共同感悟幸福、传递这种温暖。
主持人:其实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一种风气,而且是家庭长期以来培育的一种道德风尚、一种氛围。
王冬梅:是。
主持人:对于良好的家风的传承其实也是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各级妇联在组织弘扬家风这方面有没有做出哪些工作呢?
王冬梅:我业介绍一下发挥妇女在家风传承方面的作用,应该也是我们新一届的中央集体提出来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妇联会见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时候也提出了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因为这也是关系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更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他也是要求广大妇女自觉地担负起这样一个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帮助孩子形成这些美好的心灵,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也是将来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更有用的人。这对妇女工作既是一种肯定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家庭工作应该是妇联工作传统的工作领域,像我们文明家庭的创建,也是做了很多年,已经成为妇联工作的一个品牌。而家风也是家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妇联组织也是把家风建设和妇联的家庭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现在围绕践行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我们也是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广大妇女成为良好家风的一个传承者、建设者和宣传者,成为我们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真正的承载者、体现者和践行者,也成为更多地慈母、孝女、贤妻,把我们妇女这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成为一种精神的美德。

第二个,我们围绕突出家庭教育这个重点,因为好的家风的传承是塑造孩子的一个无形力量,也是母亲形成好的家风会发生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女性我们经常有这种说法是可以造福三代,妇联组织也是引导我们的妇女努力成为这种引领道德风尚的新女性,积极地构建这种和谐、文明、向上的这种好的家风。
第三个,我们立足家庭、着眼于基层,现在也是做一些与时俱进的工作,因为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风好坏对于社会风气也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风、家教的提出唤醒这样的一个建设,也是我们道德建设重要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们工作从细微处抓起的一个具体的抓手,所以我们也是发挥妇联的特长立足家庭,着眼于我们的基层,抓这种家庭美德的建设,同时和我们现代文明所要求的教育理念、文明风尚相结合,把这种家庭建设注入新的内涵,让我们的五好家庭文明建设在新时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所以这次我们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也是大力徜徉我们这些文明的家风,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我们妇女群众。像我们这里面选出来的孝老爱亲的,有一些热心公益的,还有一些自力自强的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特色,都有自己的一些非常感人的事迹,这样也是为整个社会风气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做出我们妇联、做出我们妇女能做的一个工作,形成了这样一个全社会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力量。
主持人:王部长,刚才您说到一名优秀的女性将会影响三代人在一个家庭里,其实不错,如果是一个母亲的话可能会在整个家庭中都会有所影响。现在社会对于母亲的素养也是呼声特别高,我们请张其博张老师来作为专家给我们谈谈从专家的角度来谈,您会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
张其博:从最近以来看到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尤其是天津市妇女同志的整体素质是大大提高的。比如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天津妇女在直辖市当中是居于前列,就别说在全国也是居于前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在这两个整体素质情况下,还需要家庭经营的能力到底怎么样,教育孩子的能力怎么样,夫妻相处的和谐程度怎么样,这就是把整体的素质把它具体化。我觉得从我们多方调查,以及在评选最美家庭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天津市妇女还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提升一步,努力一步。因为你把科学教子的能力提高了,夫妻相处的和谐度提高了,以及家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些能力提高了,对建设和谐家庭与贯彻核心价值观,到咱们家庭给它发扬光大都是有很大好处的,需要我们全市妇女同志再进一步努力。
主持人:张老师给我们谈一下,家风的养成对于社会有什么意义呢?

张其博:这个意义太大了,刚才您也说了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家庭一个主心骨的人或者是有权威、有影响的人他所带头全家成员形成的一种风气,不管是如何做人、立人、城市、修心、正身等等,这是管孩子、管家庭成员一辈子的事。所以尤其是今年马年春节以后,党中央提倡要大大弘扬家风、建设家风意义非常重大。比如说第一点,我觉得是人们精神成长的一个源头,都说家风家风嘛,家里的风气,家里在生活社会化中,让每个成员更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结合,这是把社会的主流意识纳入咱们家中,形成具体的让全体成员所遵循的一种风气,那就有助于每个成员的精神成长、健康的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家风的弘扬和承袭应该是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抓手,核心价值观有三层意思,有国家的要富强等等,有对社会的要平等自由等等,但是对咱们每个成员呢,要爱国、敬业,要诚实信用要友善,而这些东西都是做人、立身、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八个字不谋而合,吻合得天衣无缝,所以把家风抓好就等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具体化了,所以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我觉得家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也是民心工程,家庭和谐了,小家和谐了,小家家家都和谐变成国家都处在社会和谐的一个大氛围之中,老百姓过上和谐、平安、安定的生活何乐而不为之呢?所以我觉得是民心工程。
第四点,别看家风算小风,小风一家一家可以拼成大风,大风可以形成民风形成社会的民风,民风好了,每个成员行得端做得正了,有利于学风、党风、政风的发扬光大,从四点家风、弘扬、传承、发扬光大太必要了,必须把这件事发扬好、建设好、完成好。
主持人:其实每一个家的家风就像是积水成河一样,非常重要的。
张其博:对。
主持人:对于这个家庭中可能女性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天津市有这样一个女性可能做的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却影响了一个家的人,比如说今天我们请到的辛树萍辛大姐她的母亲是在战争年代为前线送粮、纺线,但是不到三十岁您的母亲就成为了烈士遗孀,之后她没有依靠政府,而坚强地挑起了这个重担,把您和您的姐姐培养成了大学生,同时把自己家里的第三代人也培养成了大学生,还有大外孙还是博士生导师。您的母亲做整个所有的事情,来谈一谈她对您的影响。
辛树萍:好吧,主持人,我的母亲是河北省农村的一个家庭妇女,尽管她不识字,没有文化,但是她的坚强、坚毅她的自力更生不求外人自己顽强地坚持下去的一代的家风传给我。她主要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是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9月牺牲的,我是1943年10月出生的,我是烈士的遗腹女。母亲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被当时的一切压倒,她记住我父亲生前所说的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好的家风传承下来。在我姐姐要上学的时候,有些人不同意女孩子上学,河北省的农村。但是我母亲就说了,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就说过,我是当八路的今天能回来,说不定明天就回不来了,如果我回不来了,因为没有生我,不管下面是男孩、女孩你一定要把两个孩子培养好,只有他们有知识了才能为国家效劳、为国家出力,把孩子培养好就是你对我的一个责任。所以我母亲就坚强地记住我父亲说的这个话,一定要把我们两个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所以她在当时战争年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家里没有任何人给她帮一把手,母亲带着我们两个艰难地渡日,怎么办呢?没有吃的没有钱,她就靠自己的双手完成这个事。我们当地是有棉花的,拿来纺线,一斤棉花纺成二斤棉华再卖可以得到二斤棉花的钱,就用这一点微薄的收入来支撑我们这个不完整的家庭,所以她就得没黑没白的纺,所以她就白天纺、晚上纺,晚上纺得累了拿凉水拍拍脸,然后继续再纺。当时农村没有表,只是说看三星到已经正南了,转了弯了她实在困得没办法了,她才躺下休息一会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顽强地支持我们两个上学,当时我姐姐在上高中的时候看到她太难了,就说妈妈我不上了,我早点工作帮你支撑这个家庭。我妈妈说了,不用你支撑,你爸爸当时说了你们只要上好学就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由我一点点地撑起这个家来,你们上好学为国家效力就是你们对你们父亲最好的报答。所以我和我姐姐就一直坚持我母亲说的要读好书,努力地奋斗为国家做出有用的贡献,所以我母亲这一生对我们的家风就是坚强、自立、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宁愿牺牲自己她也要把我们两个培养成人。当时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还没有烧的,手都冻得像面包似的,脚都冻烂了穿不上鞋子,她也要每天坚持纺线、织布、料理家务让我们上学,一直到我姐姐读完大学,我也读完大学。我姐姐是天津化工学院1964年的毕业生,我是1968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这是我母亲一生对我们两个最好的支持和教育,让我们享用了一生,这是母亲对我最大的一个宝贵的财产。
主持人:我们可以听得出来,其实辛阿姨的妈妈对她的影响特别大,刚才在谈起之前的事情的时候辛阿姨一直是热泪盈眶。我们也能够看得出,其实一位女性在家庭当中起着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辛阿姨的母亲一直是非常坚强的去完成老公留给她的任务。来给我们谈一谈,之后在您有了家庭您也为人母的时候您是怎么去教育和影响孩子的呢?
辛树萍:好吧,我是六八年毕业的大学生,当时基本上是晚生晚育,所以我带孩子比较晚,三十岁才生大儿子,五年以后生了二儿子。当时我们两个人基本上是工薪阶层,家里因为没有底儿,母亲本身就是相当困难的,培养我们成为国家人才以后,还要照顾母亲,家里生活并不太富裕。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爱人一直要支持孩子们上学,当时主要的方向首先给孩子们指明了方向给他们定了目标让他们好好学习,大儿子考学之前他有点贪玩。当时我就一直引导他,咱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按照外祖父的说法,要学好文化,学好知识,掌握科技的知识以后才能为国家效力。大儿子开始在初中的时候有点贪玩,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好点了考上了高中,考上了高中以后,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我问他你要报什么,他说报高中。他当时是在考中专特别好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都乐意上中专、职专。
主持人:对,那个年代可能更多的人会去选择学一门技术。
辛树萍:所以当时我的儿子选择了报高中,在这个情况下,我怕他像初中的时候贪玩,我给他提出了,我说报高中是你自己定的,既然定了报高中了,就不能像初中似的,初中玩了一年,当时在初二的时候把你引上来的,从高一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的话到了高二再努力就晚了,三年的高中白上了,要从高一开始就顽强地奋斗、拼搏。后来儿子说了一句话,当时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说现在告诉你不晚,现在正好你在高一刚要开始,所以你从高一一定要开始好好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大儿子就理解了我说话的意思,从高一他就不再像初中似的,就不玩了。最后,他考了理工大学,当时他那个年代,理工大学的计算机是重点专业。他九四年就毕业了,所以那时候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是重点,所以大儿子比较顺利。再说说我的二儿子,二儿子是九七年考入的天津大学,当时我爱人是九八年因为脑栓塞三个月以后去世的。二儿子想了跟我讲,妈妈,我也想早点工作帮你分担家务分担家庭负担。当时我就说了,当时你爸爸在的时候,你哥哥没有读了研究生,我希望你能读研究生。他说,家里就你一个人。我说没有事,研究生两年半,你早出来两年半也是这样,你晚出来两年半也是这样,我说咱要看得远,不要看这两年多的时间,只要你能学好了这些知识,将来你有的是时间报答母亲、报答国家。你不要看那么近,你要是想早参加工作,再想有读研的机会可就小了。所以在我这样的劝导下他坚持大学毕业以后又读研。他本来是考的天大的研究生,当时我的大外甥在航天部三院工作,当时航天部三院的人事部门也很希望,说如果您能来我们这读研就更好。我就考虑到,航天部三院是国家的重要单位,是搞军工的。所以我就希望二儿子到那里去读研,他在那里读了两年半的研究生,现在在航天部三院三部是主任设计师,现在能为国家效力我心里特别感到欣慰。
主持人:我们听得出来,辛阿姨在谈到两个孩子的时候尽管也有辛酸,但是还是特别自豪的,因为毕竟把两个孩子都培养了出来。而且辛阿姨的这种坚强、善良同时可能也是受到她的母亲的影响,这就是一个女性在家庭中一个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的网友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三位来做一下回答,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于在提高母亲修养方面的,我们有没有做过一些专家类的讲座?
王冬梅:我来回答一下,天津市妇联从一三年去年开始,在搞一项民心工程家庭教育大讲堂,今年这个工程继续被列为天津市的二十项民心工程,每年都有一千场家庭教育的讲座。我们也是通过这些讲座,把我们在子女教育中的品德培养、习惯的养成,好的家风的传承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去年我们是讲了一千场讲座,也是十八个区县在各个区县都有,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不同类别的讲座,会聚了差不多二十万的家庭。今年我们继续再实施民心工程大讲堂的项目,我们今年把它列为和谐家庭大讲堂了,我觉得来听讲堂里的很多主体都是妈妈和女性,当然也有很多父亲,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我们专家分享在教育孩子、家风的培养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基本的理念来给我们的家庭、母亲一些好的引导。包括像我们张其博老师也是大讲堂最受欢迎的专家职业,去年您讲了多少场张老师?
张其博:三十多场。
王冬梅:到不同的区县非常的辛苦,到下面来,包括慈孝文化的教育,方方面面的都是跟我们的家风传承有关联的一些主题。
张其博:天津市妇联对提高女性的素质向来是重视的。比如说我们在2012年在列专家学者重点研究课题的时候,就把孝道文化、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把孝道文化作为一个重点课题,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学重点宣讲孝亲敬老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成绩,并在全国网校也都受到了表扬。今年2014年家庭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的过程中。
天津市妇联是向来重视妇女素质提高的,尤其是家庭经营方面、夫妻和谐相处方面、孝亲敬老方面这些方面是非常重视的。比如说在2012年专家学者主攻和研究的课题中就把若干个提高妇女素质的课题作为重点课题,比如说孝亲敬老的,把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孝亲敬老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我们组织专家写,并且到20所中小学去普及孝亲敬老的知识,很受欢迎,并给它印成小册子,让孩子们从小加强训练,怎么进行孝道,从简单易行、易记做起,而2014年也就是今年的家庭教育进社区,不但重点突出家庭教育,还把婚姻家庭包括恋爱的定位,夫妻相处的关系如何阐释正确给它发扬光大,孝亲敬老怎么样做到等等都化为到今天普及知识的内容,我觉得更完善了一步。所以今年我们家庭教育进社区、进企业等“五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每个人的特长都印成“菜单”,所谓带引号菜单,老百姓喜欢哪一课,有利于妇女素质提高,你就点我们市妇联有关部门就派专家学者进入社区、进入工厂机关进行宣讲。对助推天津市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有好处,很见成效的。
主持人: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从您这个角度看如果做这样一个公益讲座,是有什么好处呢?
辛树萍:是有好处的,比如说我们这个家庭,首先在当时战争年代,我父亲有一定的革命思想,他传授给我母亲,我母亲又把这个思想传授给我们,相当于当时这种情况,学点科学知识搞好学习对国家效力。当时我母亲的艰苦条件,好多人看来,在我们家我和我姐姐两个人是不可能有文化不可能上学的,但是我母亲就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她就说了我自己靠劳动让孩子们上学,告诉我们两个在学校里不要贪玩,要认真地学、好好地学,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这样的话他让我们今后有了一条发展方向,给我们指了一条道,实际上跟张老实说的家庭教育方面是一致的,是传承下来的,当时是战争年代,现在是解放以后新的社会的情况,艰苦的环境没有家庭教育的可能,从我父亲的革命思想里传来的。假如我母亲也不识字,她没有这个思想,她就不可能把我们两个培养成人,也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全家的幸福生活也不可能。现在我们家,我和我姐姐家的,我家两个儿子,一个大学本科毕业,一个研究生,我姐姐四个孩子三个是大学,一个是研究生而且到博士生导师,现在是航天部三院的总设计师,获得了各项奖励,五一劳动者奖章、国家特等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委的特等奖,获得了好多奖,所以说这都是因为教育来的,要不然我母亲不识字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思想让我们也能传承下来呢?所以我觉得张老师讲的这点太重要了,对我们现在社会太需要了,我也特别渴望能参加。
张其博:我总结一下,辛姐家就是她老妈王如意一家,我和冬梅我们从评选最美家庭的初选、二选、三选、最后定稿,我看她家的资料每看一次特别感动,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个是这个101岁的老奶奶特别自强、特别勤俭、特别好强,她在那样艰苦的时代竟然培养两个大学生,您还知道吗?她还帮助两个女儿培养了外孙、孙女六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博士生导师。这里反映她的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精神以及她教育孩子们诗书传家这种风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老人教给孩子,孩子又教给自己的孩子,所以这样代代相传,这就是家风的一个特点。从他们的事业中,有助于全市整体素质提高,宣传他们我们知道怎么向他们学习、提高我们自己。我觉得弘扬家风要从每个母亲女性的自身做起,我觉得家风实际上就是母亲的身教。王如意老人身教好,这位老人和她姐姐身教好,带领的儿孙们都好,所以需要代代传承下去。
主持人:良好的社会风气,可能会对每个家庭都有影响,但其实有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社会不良风气,对于这种社会不良风气,从专家的角度、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你们是如何去抑制的呢?
张其博:有好多女性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总说我对孩子是好心里,我爱孩子。其实往往她是害了孩子,比如说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分分学习的命根,你只要成绩好一俊遮百丑。第二点物质满足,不等你需要,包括祖辈人都想到了,现在孩子的苹果三件都有,小学三年级以上尤其是中学都有智能手机,用得着吗?往往他们更多的时间30%-40%的时间是玩。所以说这种物质满足以及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甚至是放纵孩子实际上是害孩子。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把过去的偏恶纠正过来,理性地爱孩子是符合道德伦理地爱孩子,符合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爱孩子,符合法律的爱孩子,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去爱孩子,比如说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自由独立兴趣地学习,并且在家庭母亲多多注意孩子的个性特点,发挥他的潜能因材施教,孩子兴趣学起了动力有了,再加上家风好,爸爸妈妈身教引领得好,方向明确,孩子又愉快又轻松学习,尤其是中小学在减负,家里面多看点人文的书,这样他们可以助推自己成长,看点大人好多需要立志的书对孩子明确方向有好处。所以家长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去除重智力轻能力、重文化轻情商,耐受力、耐挫折力,是否与群众合群等等,特别有必要。

主持人:从您的角度来看,对于这种不良风气,家庭美德教育会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您是如何去抑制不良风气的?
王冬梅:刚才张老师也有介绍,家长怎么教育孩子,一个是理念正确,一个是家长的身教特别重要,为什么王如意老人的事迹这么感染人,而且确实能把这些好的精神传承能够带给自己的女儿以及孙一辈的孩子,她就是有这样一个身教。我想从我们妇联组织来说,一个是搞这种大讲堂公益的讲座,通过我们专家的一些讲座,把一些科学的理念传过来,我们包括前几年也搞过优秀母亲的事迹报告会,我们也还可以大讲堂可以继续地通过我们优秀母亲的一些事迹报告会,把这些故事讲出来,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我想这个社会风气是一个需要氛围来培养,需要一个相互影响才能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有这些好的事迹,我们身边的犯人也可以说一些小事,但是能把这些真实的故事影响到我们,触动到我们,听了辛阿姨家里的故事王如意老人的故事,每一次都特别感动,我们把这些故事讲给老百姓听,讲给家长讲给每一个妈妈听,他们也会有收获和感悟,他们可能会汇成我们生活中一些点滴的变化,生活中会有所改观,促进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家风,只是重物质的,只是光盯着孩子成绩,对孩子真正的爱和关心,怎么样是把孩子培养成人、培养成才可能会考虑得少一些。把这些故事,我们老一辈的故事或者是家训的东西变成事例来给我们身边的人讲的时候会触动每一个人的。所以包括最美家庭的颁奖礼还会在我们的公共频道在五月十五号全程来播放,这里面每一个家庭的故事我觉得都会感动我们的。从我们每一位的努力,从我们这些家庭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努力,通过我们专家的努力,通过我们妇联、通过我们新闻媒体,我们社会各界都来传扬和传颂这些正能量好的家风,我想是会让社会整体的大环境,包括我们现在的家庭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更多地能够传承下去。
主持人:其实从王部长的角度以及张老师的角度,也只是做到一个宣传、影响,其实真正对于这种不良之风的抑制是需要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做的。我特别想问一下辛阿姨,您是如何抑制这种不良之风的?
辛树萍:好吧主持人,我觉得给孩子的财富不单是物质上的需求,主要是他精神上给他前面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的同时对他提出了要求,有的时候是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小的时候是贪玩,有的好的游戏可以有,比如说从科技方向发展的是可以看的,比方说我那个大外甥他最爱看《十万个为什么》,大外甥现在已经五十了,在那些年《十万个为什么》有些人还不太注重,当时他需要看特别爱看,我和我姐姐特别给他买,《十万个为什么》不是一本的是连续的,我们就经常给他买,一册一册给他买,所以说我的大外甥取得的成就与他小时候我们对他的培养是有很大影响的。他特别爱钻研高科技的东西,比如说电脑,电脑从现在开始很普及了,可是当时电脑还很少的时候,他刚分到航天部三院的时候电脑还很少,他自己省吃俭用先买了电脑,在单位做实验或者是搞科研的时候,别人两三天完不了,他一天甚至回家一夜做完了,家里自己的电脑就完成了,这个工作从他小的时候,我姐姐我们也帮助,他乐意我们就给买,《十万个为什么》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一个很好的儿童科普材料,王部长和张老师知道,现在《十万个为什么》不像以前买的那么火了。所以这方面还是像张老师和王部长说的那些,我特别认可,一定要在精神方面从小给孩子指明了方向,对他今后的培养目标方面挺好的,我特别喜欢特别愿意参加王部长和张老师举办的这些活动和会议。
主持人:其实我们希望作为一名女性作为一个母亲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素质修养能够影响整个家庭的家风,然后用整个家庭的家风去带动整个社会良好的风气,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马上就是母亲节了,我们在这里祝全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其实我们希望作为一名女性作为一个母亲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素质修养来带动整个家庭家风的构造,同时我们希望有良好的家风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同时马上就是母亲节了,我们在这里祝全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