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家长觉得孩子心气儿高,但残疾青年却称自己很务实;相亲会上人虽多,但“熟脸”的不少……昨日,在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帮助残疾朋友搭建起一座爱的桥梁,“玫瑰之约真情助残”第十二届天津市残疾青年交友联谊会在天津青年宫举办。500余名残疾青年及家长来到现场,勇敢追寻爱情。今年参加活动的人比往年更多,现场十分火爆,不过这其中也有很多“老熟人”和“老大难”又来了。
今年的残疾青年交友联谊会由市残联、团市委、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整个三楼会场内外甚至连过道、楼梯,以及隔壁展览馆内都挤满了前来相亲交友的残疾青年及其家长。据了解,青年宫还将为残疾朋友提供后续服务,使更多的单身残疾青年能相识、相知、相爱,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启新的人生之路。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很多家长都是慕名带着子女前来。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们心气儿高,但子女们都觉得自己挺务实。
心声:就想找个人好好过日子
残疾朋友小刘是肢体残疾,本科毕业后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每月收入也有3000元。今年,已经是他第二年来参加联谊会,他的母亲告诉记者,“去年看中了一个姑娘,几乎没什么毛病,是脑溢血留下的后遗症,外表看上去就像正常人一样,谈了一段时间,双方父母都见过了。”可就是这样,姑娘最后还是离开了小刘。这次,分手后的小刘打起精神,在母亲的陪伴下又来相亲了,“其实就是想找个人,两个人一起好好过日子。”
听障智力残疾青年成“老大难”
在残疾人朋友中也有“受欢迎”和“受冷落”的,肢体残疾或者是看上去“并无大碍”的最受欢迎,一位手部有缺陷的漂亮姑娘被叔叔阿姨们团团围住,纷纷向她索要联系方式。但是听力残疾还有智力残疾的朋友找对象就有点困难,一位孩子有听力缺陷的父亲向记者抱怨,同样是听力残疾的女青年太少了,他们觉得有点失望。现场,有很多都是连续好几年来参加联谊会的“老熟人”“老大难”。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看着他们的父母一年年陪着孩子来相亲,真心希望他们能找到有缘人,相互搀扶“完整”走完一生。
他们应“有尊严地活着”
天津市社会福利院有351个从14岁至70多岁的重残人士,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两岁的孩子。由于社会福利院只有240张床位,目前已经饱和,无法满足社会的送养需求。昨日记者获悉,目前,市民政局正在积极寻址扩建该院,从根本上改变智障养员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希望人们关爱的目光向这里延伸,让“孩子们”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市社会福利院坐落在西青区大寺镇西,是由国家兴办的专门从事对智力残疾人进行收养、医疗、保健、特教、康复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也是本市唯一的一所收养智障人员的国办福利机构。在这里,70%以上有重度残疾,不仅是智力,还有脑瘫、畸形、肢体、视力残疾等,这里的“孩子”需要有更多人帮助。
“命运把这么多不幸都加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职责与爱心,让他们活得有尊严。”院长姜春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