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实践活动中,北辰区法院针对部分干警存在的冷硬横推、庸散懒拖等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深入开展百名法官下基层、走访百家企业和基层单位、深入百个重点工程项目、回访百个诉讼当事人“四个百”活动,努力为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计民生、维护和谐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敞开大门找问题,切实解决好作风“为什么转”问题。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个别访谈、开通热线电话等形式,征求到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民生诉求等方面意见建议105条;召开6个不同层面座谈会,广泛听取“两代表一委员”、执法监督员、人民陪审员、服务对象和基层联系点意见建议;召开诉讼当事人和家属恳谈会,使其充分表达意愿,了解审判执行程序,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
通过认真查、广泛听、集体议等方式,查摆到宗旨意识淡薄,漠视群众合法权益,就案办案,机械执法,司法为民理念树立不牢;工作作风漂浮,审判执行效率不高;不注重司法形象,庭审仪表不规范;司法公开制度不够完善,司法公信力不强等4类22个具体问题,并分门别类为每个庭室印发明白纸,使全体干警都能够知晓并明确作风建设的改进重点和努力方向。
深入基层接地气,切实解决好作风“怎么转”问题。将“四个百”活动与“双联”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全体干警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改进作风、展示形象。推行全员帮扶责任制,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家企业、5个项目;科级干部每人联系一个重点项目,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各业务庭室分领域落实帮扶任务;6个基层法庭具体负责辖区企业、项目、当事人和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以交一批基层朋友、搞一次实地调研、建一个工作台账、记一本民情日记、做一期法律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已建立140多个基层联系点,与46个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健全了以责任主体、存在问题、工作进度、整改实效为重点的工作台账;开展农民工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宣传5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咨询2000余人次。
立足需求办实事,切实解决好作风“转什么”问题。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一是全力服务企业发展。深入200余家企业,开展点对点法律服务300余次;与天士力集团、天辰公司等50家企业就转型升级、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建立了长期服务关系;开辟了服务企业诉讼窗口和处理涉台企业纠纷绿色通道;审结买卖合同、建设工程、破产清算等涉企案件400多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1亿元。二是全力服务重点工程建设。抽调骨干力量深入京津城际北辰地区、205国道、地铁5号线等市区重点工程,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做到快审快结,确保重点工程按照时间进度要求顺利推进。共组织8批320余人次干警深入一线,接待上访群众5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多个,配合完成拆迁1.3万平米。
三是全力服务诉讼当事人。为群众提供导诉、当天立案、上门立案、非工作日预约立案、网上立案、诉前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强化审判执行工作中的便民利民举措,积极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全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裁判文书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已审执结案件1615件,为当事人实现债权1.4亿元。健全制度求长效,切实解决好作风“怎么转得好”问题。健全完善了“三项制度”。一是督查制度。采取随机督查与定期督查相结合方式,对全体干警落实“四个百”责任以及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推动指导和督促检查。对落实不好、基层和群众不满意的,进行领导约谈,经领导约谈没有明显改进,或问题加重的,进行通报批评,挂号亮牌,限期整改。二是周考勤、月讲评、年评议制度。采取抽查与民调相结合方式,对全体干警落实“四个百”任务情况每周一检查、每月一点评、年底组织服务对象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考核评价制度。分庭室和岗位制定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纳入年度考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优评先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正确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
(天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2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