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标题:津南区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
津南区坚持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整顿治理,对全区17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把脉诊疾、因病施治,采取四项措施,重点治理“缺、弱、散、乱”四类问题,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选优配强与组织整顿相结合,解决班子配备“缺”的问题。针对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的整顿村,坚持内选外派并举,注重挖掘村内适岗的优秀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对本村没有适合人选的,采取选派“挂职书记”的形式,从镇机关选派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熟悉农村工作、基层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机制,打造农村带头人培养管理链,切实发挥他们在整顿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联系点包村部门、新农村工作队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帮助整顿村班子加强工作管理,规范工作运行。
坚持思想整顿与教育培训相结合,解决班子战斗力“弱”的问题。针对个别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战斗力不强等情况,坚持把思想整顿作为主要抓手,采取区领导约谈、镇领导入户等方式,与村书记真心实意谈心事,坦诚布公摆问题,切实帮助村干部理思路、卸包袱、鼓干劲。结合整顿村实际,因村制宜定任务,有意识地给村“两委”班子压担子,鼓励引导村干部想事干事,形成“责任人人承担,压力人人传导”的工作局面。注重发挥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人才库作用,组织入库优秀村书记与整顿村书记的联系沟通,通过帮带传经验、培训提素质、交流上水平,着力提升整顿村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通过专家授课、外出参观考察、座谈交流和组织部长亲自讲课提要求等方式,对全区120余名村居党组织书记,特别是对确定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
坚持建章立制与典型引路相结合,解决班子人心“散”的问题。对于村班子不团结、工作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的整顿村,坚持以理顺村“两委”关系为着力点,以促进村级工作规范运行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区级领导、镇级干部、村书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四级联动谈心谈话活动,了解村干部思想情绪,密切干群交流沟通,维护班子团结和谐。健全完善以“三级联创”、“民主议政日”、“一定三有”等工作制度为核心的村级工作制度体系,强化激励约束保障,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选择8个村作为解剖对象,集中精力先行整顿,力争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努力实现以典型引路促整顿实效。
坚持监督约束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解决村情秩序“乱”的问题。针对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的整顿村,坚持以调处群众矛盾纠纷、加大村干部监督约束为重点,充分发挥区委组织部、区农经委、民政局、政法委、信访办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深化完善《津南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管理监督的意见》,加大对村干部的监督约束力度,确保村干部依法依规治村理政。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形成“支委、村委、监委”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协调运行机制,促进村务财务有效公开。
(天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2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