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6月19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青年宫主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来到了天津美术学院。这是纪念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

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植根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面临着挑战,同时,也存在着机遇。天津市非遗保护部门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保护传承工作,特别是通过进校园、进社区(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四进工程”,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唤起更多的人来热爱非遗,传承非遗,让传统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在天津美术学院第一学生公寓院内,国家级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和天津市级的工艺毛猴、传统手工编织、葫芦制作工艺、杨柳青剪纸、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等本市优秀的非遗项目,通过发放宣传材料,项目传承人现场讲解、操作等形式,向大学生们传递着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精髓。天津美术学院是本市艺术院校的优秀代表,这里的大学生们大多本身就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专业出身”的学子们,对于非遗传承人的精妙技艺,不由得赞不绝口,由衷钦佩。很多大学生们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开拓了视野,培养了自己的创造精神和艺术能力,希望这类活动能够更多地开展。

本次进校园活动多领域、多角度地探索了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活动的传播方式,引发了青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