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无论是驱车上下班,还是散步放松,天塔道、复康路、红旗南路两侧绿植的变化,都让家住宁福里社区的陈洪斌赞不绝口:“今年以来,我家门口的绿树越来越多,不仅让我在紧靠干道的社区闹中取静,还在盛夏里带来了成片绿荫。”生态环境与市民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而改善环境、植树造林又一马当先。记者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获悉,本市今年秋植和明年春植前期准备现已全面展开。今秋起,将进一步加大绿化宽度、密度、厚度,重点推进“九绿”项目增加城市绿量,发挥园林绿化释氧固碳、增湿降温、滞尘防污、优化环境的生态作用。
今年以来,作为“美丽天津·一号工程”中“绿化美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市全面实施“六绿”工程,打造城市生态环境的升级版。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提升绿化1872万平方米,栽植树木503.5万株。
据介绍,本市今秋即将推出的“九绿”项目,包括入市口绿化、立交桥区绿化、垂直绿化、街头街心绿化、道路绿化、河岸绿化、社区绿化、城市绿道和公园绿地绿化。在实施过程中,将以因地制宜、开缝建绿、见墙就绿、应绿尽绿为核心,重点推进裸露地、立交桥区、重点道路等区域的绿化。秋植任务将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春植任务明年4月底前完成。
下一阶段,本市将重点对全市12个主要入市口及周边地区实施大绿增植,形成生态复式栽植景观,为进入市区的市民和中外游客,展现津城生态自然的“第一印象”;对中心城区主干道路、次支道路实施补绿增绿,处理绿与路、树木与管线、树木与建筑的关系,形成立体、连续道路绿廊;实施挤缝建绿、开缝建绿,挤出绿色空间,精心配置植物组团,建设形式多样、精致优美的生态绿地和街心花园。通过入市口绿化、道路绿化和街头街心绿化,把城市道路融于绿色生态走廊。
实现无墙不绿以绿为墙应绿尽绿
生态大绿中心城区立交桥区绿化全覆盖
从今秋起,本市将通过推进立交桥区绿化、垂直绿化和河岸绿化,增加城市绿化的立体感,打造3D版城市绿化空间。根据部署,中心城区立交桥区将实现绿化全覆盖。
据介绍,在今年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中,本市已经完成对中心城区20座立交桥桥区的绿化提升,今秋起,将着重对顺驰立交桥等另外30座立交桥桥区及周边实施全面绿化提升,拓展绿化规模,实现应绿尽绿、生态大绿的效果。
同时,以“无墙不绿,以绿为墙”为原则,推进垂直绿化,选用适合天津气候的植物,有墙体的密栽植物,无墙体的以密栽植物为墙,对于工地施工围挡采用密植高绿篱的方式进行绿化美化。
在此基础上,对外环线内一级河道、二级河道实施河岸绿化补植增植,强化植物绿量及河岸绿化的特点、纵深和层次,形成绿与水完美融合的城市绿链。
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指数
每区至少再建提升3个公园
为城市增绿,进一步提升津城的生态宜居指数,给市民增添更多绿色空间,根据今冬明春绿化双植部署,本市还将推进社区绿化、城市绿道和公园绿地建设,今秋至明春,各区至少再建提升3个社区公园。
根据计划,本市要进一步加快以侯台公园为核心的城市公园建设,以梅江公园二期为重点的主题公园建设,各区还将建设提升3个以上社区公园,最大限度增加植物层次和绿化纵深,增强城市“绿肺”功能,促进公园由单一观赏向生态功能的转变。
同时,加大中心城区社区绿化建设提升,增加大型乔灌木栽植、补植,充实植物品种,为居民提供大绿浓荫的休憩空间,提升社区绿化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规划城市绿道建设,可施工、可绿化、有条件的地段按照生态、大绿、自然、低碳、慢行五位一体的原则,建设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形成层次和植物背景林带,建设串联起来的城市绿色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