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合作,成功为一患有罕见的盆腔神经源性肿瘤的患者摘除了最大径近30厘米的肿瘤。该病例的成功诊治为此类肿瘤的治疗积累了良好的临床经验。
据介绍,患者是云南省石林市的一位农民,今年59岁。半年前因下腹部不适,大便困难逐渐加重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盆腔有一个巨大的肿瘤,最大径接近30厘米,占据了整个真骨盆腔,患者结肠及膀胱受压明显,导致大便不畅,每日大便次数达十余次,尿频症状也很明显,并且出现了右侧肾脏的中度积水。由于肿瘤巨大,并且怀疑是盆腔的恶性肿瘤,当地医院没有治疗的能力,仅仅对症进行了右侧肾脏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虽然做了造瘘,但患者排便困难及尿频的症状没有丝毫缓解,并且逐渐出现了肿瘤压迫神经引起的臀部及下肢的疼痛。肿瘤诱发的相关症状如:尿频、排便困难并次数增加、下肢疼痛、睡眠障碍等使患者在半年内体重下降了20斤。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先后辗转于北京、上海的多家医院,但均因就医过晚、肿瘤过大、风险太高,被拒绝接收。
经多方打听,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医大二院,找到了医院副院长、国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长利教授。吴教授仔细的询问了病史及接受过的治疗,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查体,结合相应的影像学资料初步诊断患者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盆腔神经源性肿瘤。因为肿瘤体积较大,与泌尿系统、肠道系统、盆腔血管系统及盆腔神经系统、骶椎均关系密切,必须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才能切除肿瘤。随后吴长利教授组织医院血管外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内科、肛肠科、重症监护科等对患者进行多次会诊。经过数次会诊及多次病例讨论后,在影像科、病理科的配合下制定了一套周密、详细的治疗方案。最终,由泌尿外科牵头在肛肠科、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麻醉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历经三次手术、共历时五个半小时,成功为患者切除了盆腔巨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所切除肿瘤为盆腔巨大低度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排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无尿频症状,出院时已经顺利的拔除了右肾造瘘管,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记者赵首蕊 通讯员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