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标题:服务便民创业富民——静海县静海镇范庄子村党支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静海县静海镇范庄子村党支部把百姓当“主人”,转变治村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围绕群众需要做文章,以服务群众、强村富民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
顺应群众要求立规矩,依章办事取信于民。严格规范治村理政程序,树形象,树正气,赢得群众信赖。一是议事公开化。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实行村务会议全程面向村民公开。建设直播系统,每次村务会议时间提前公示,过程全程在广场大屏幕上现场直播,接受群众监督。大到项目招标、土地流转、大额资金使用,小到添置办公用品、组织义务劳动,都要上村民代表会研究议定,让群众心明眼亮。将3位老支部书记吸纳进入监督委员会,参加重要议事会议,发挥正能量,为村庄发展稳定出谋划策。二是廉政制度化。完善廉洁自律管理制度,村“两委”班子和各管理层成员,工作中严格做到不用公款吃一顿饭、喝一顿酒,不拿客户一样东西。所有招待费用,都由干部自掏腰包,没有报销过一张饭费票,并定期公示账目,确保把集体的钱花在刀刃上。三是服务规范化。严格落实村干部24小时值班坐班制,全天候提供便民服务。党支部每天不定期抽查检查,发现空岗,向全村通报,并处以经济处罚。
面向群众需求谋发展,实干创业致富于民。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用“传统”、“现代”两条腿走路,在强村富民上做文章。“传统”指通过强化引导服务,把范庄子综合批发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目前,市场经几次扩建,已成为容纳近千家商户,门类齐全、辐射津冀的华北地区大型综合市场,被命名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今年以来,充实力量组建了60人的管理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贴心服务。探索建立了电脑摇号分配摊位办法,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商户之间争摊位、闹纠纷的问题。开展了“走进商户收苦水、派出干部解难题”活动,积极做好商户之间矛盾调处工作,用“软办法”化解因价格竞争引发的纠纷30余件,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确保县城居民的“菜篮子”安全。“现代”即指创新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积蓄村庄发展后劲。截至目前,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建成以蔬菜采摘、餐饮服务为主体的250亩农业生态园,成为本村新的强村之路、富民之源,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为16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使村民人均纯收入增至2万多元。
围绕群众期盼办实事,改善民生造福于民。重点做好三件事,让群众亲身感受村庄发展带来的实惠。一是美化村容优环境。积极开展“清洁村庄”工程,搬迁污染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拆除胡同私搭乱建,村庄绿化率达到40%,路面硬化率100%。组建保洁队,全村垃圾实现户分捡、村收集,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压缩处理站,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市政管网。目前,村内正在建设村民别墅群,计划用三年时间,为每家每户提供一栋别墅,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村庄形象。二是福利保障解民忧。实行四条线保障法,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即:建立生活保障线,每月为村民发放生活补贴,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建立就业保障线,对有劳动需要的村民在村内安排工作,实现劳有所位。建立医疗保障线,村民医保费用由集体出资,并实行二次报销,最终报销比例达到90%,实现医有所助。建立养老保障线,10余位老人入驻村养老中心,专人服务,实现老有所养。三是丰富文化树新风。投资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场所,组建了秧歌队、舞蹈队、太极拳等文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为开阔村民视野,还组织党员、村民代表、老年人外出旅游参观。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村民远离低级趣味,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全村上下邻里和睦,干群和谐。
(天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3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