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卫生计生委结合自身职能,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聚焦民生、完善服务,在深化专项整治社区卫生突出问题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措施,拓展服务广度深度。一是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建立新型医患服务关系。将家庭责任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覆盖到全市所有区县。基层医疗机构向签约家庭发放家庭责任医生服务联系卡,提供“健康评估早规划、健康信息我知道、健康管家在身边、送医送药更贴心、慢病管理更系统”等五方面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8月底,全市已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团队2273个,与居民签订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协议70.4万份,开展上门服务13.2万人次,其中送医送药5.3万人次,举办健康讲座3848场次。二是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将“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1次健康体检服务,为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免费提供1次健康随访,向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发放170万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手册”工作纳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重点落实。截至8月底,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手册94.2万册;为97.7万名老年人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提供高血压患者健康随访207.2万人次、糖尿病患者健康随访64.9万人次。三是强化社区中医药服务,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大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7类适宜技术培训和考核,保证80%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生。上半年,培训基层医生4500余人。推进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在全市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中医治未病科或康复科,目前已设立了15个。
加强技术培训和帮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基层专业能力培训。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力培训项目,分期分批开展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团队、B超、心电图专业技术人员、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等专项培训。截至8月,全市共完成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各类培训20项,2260人次参加了培训。二是加强基层服务技术帮扶。开展了“百名医疗专家走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市属三级医院100位临床科主任,深入蓟县、红桥区等8个区县开展为期半年的帮扶活动。目前,已开展培训60余场,参训基层医生超过3000人次。专家们还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与192名基层医生结对子、共同出门诊,对基层医生进行点对点、个性化指导。
推广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一是开展“关爱市民健康,共享美好生活”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该项工作被纳入市委、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由全市62家医疗卫生单位的411名专家组建成“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定期到社区、学校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健康大讲堂”精品讲座6期、科普讲座60次。二是开展关爱市民健康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健康教育专家和医护志愿者深入基层社区等地开展专家义诊咨询、健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8次。
在社会各界和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卫生服务在缓解居民“看病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年5月进行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达到92.3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9.4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服务满意度分别达到95.74%和92.78%。
(天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3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