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标题:严督实导敬终如始——市委第一督导组认真督导各项整改任务落实)
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以来,市委第一督导组认真贯彻市委部署要求和市委书记孙春兰同志多次来蓟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严把关键环节,以敬终如始精神严格督导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严把关键环节,狠抓整改落实。一是聚焦“四风”突出问题,认真指导审查整改方案和整改任务书。在审查过程中,坚持做到“三看一反馈”,即一看是否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的工作职责,二看是否呼应对照检查材料提出的问题,三看是否客观实在可操作。对审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和领导干部反馈,提出修改意见,为扎实整改奠定基础。二是建立整改“台账”,实行上、销账制。盯紧整改措施、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逐条逐项按时督促整改,切实做到抓牢抓实、心中有数,确保整改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加强督查指导,推动深化整改。市委第一督导组多次与县委领导班子共同研究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进展情况,修改完善县委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常委整改措施,修订任务书和任务台帐,确保逐项落实到位,并就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乡镇干部走读等问题提出十条具体整改意见,增强了整改提高的实效性。
突出重点问题,务求整改实效。指导蓟县县委聚焦“四风”,把整改重心落实到“十项专项整治”和“六项惠民服务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中,以实际成效惠及农民群众。一是指导推动实施库区群众增收、乡村道路提升、清洁村庄创建等八项惠民富民工程。截至目前,投资7753万元的蓟县山区95个村应急饮水安全提升惠民工程已正式开工,一次性拨付资金3122万元,确保年内深山区95个村、15986户、5.44万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推动实施中小学生午餐、保证接送学生车辆安全工程。针对需要用餐服务的73所学校,投资727.8万元,采取新建食堂、启用过去停办食堂,配备保鲜、热饭装置等措施,确保新学期开学每一名学生中午都能吃上热乎饭。成立了蓟县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和各乡镇街一把手负总责,健全完善各中小学校上下学交通安全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二是指导推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农村、社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从8月中旬开始,分成三组,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入村入社区的方式,深入到蓟县27个街镇的65个农业村、3个社区,对全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集中督查,深入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及组织建设情况,指导蓟县及时分析总结前期全县9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巩固整顿成果。三是指导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督促指导建立五项机制,即完善县直单位联村帮扶机制,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建立乡镇干部“住村”机制,解决“走读”问题;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六步三要”工作机制,解决村级事务决策不民主、不公开问题;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建立“民生热线”社会服务机制,解决服务渠道不畅的问题。四是指导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专门听取了蓟县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专项整治、狠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情况汇报,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警示教育,用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基层干部,真正从思想上筑牢预防违法违纪防线的具体要求。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出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24件,立案56件,已结案23件,党政纪处分23人,对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了高压震慑。
指导建章立制,深化整治成果。指导蓟县县委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实施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三五一”常态长效机制。一是认真梳理现有制度30项,其中:继续执行的10项,修订的15项,废止的5项。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重点围绕科学民主决策、党务政务公开、廉洁自律、厉行节约、文风会风、联系群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已制定出台25项。在此基础上,围绕加强干部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夯实基层基础,又列出26项新建、完善制度清单,计划9月底全部完成。三是确保各项制度和规定落实到位。加大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
(天津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3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