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正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展出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艺博会暨第四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民间艺术家、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前来参观。

在本届民博会的龙头大展“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上,不仅有本埠名家的精品亮相,国内其他省区市的民间艺术家的佳作也同样备受瞩目。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冀派内画领军人物张增楼带来了他历时五年完成的大型系列鼻烟壶内画作品《衡水湖百鸟图》前来参展。内画鼻烟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与符号,集绘画、书法、工艺等多种文化艺术于一体。绘制时需要将探针一样的勾笔伸进瓶内,用反向落笔的技法在只有方寸的瓶壁上描绘丹青,确非易事。张增楼此套历时五载完成的作品,技艺之精湛娴熟自然不在话下,更绝妙的是对于每一种鸟,都有毫不重复的独立背景绘制,考究细致,由小见大,由方寸间展现恢宏气势。同时,每一幅作品背面瓶壁内书隶书书法介绍该种鸟类,这不仅仅是绘画艺术上的造诣,更是展现出一副衡水湖鸟类栖息自然和谐的人文画卷。

来自宁夏的剪纸艺术家郑飞雁的作品内容传统,喻意深刻,形式优美,工艺细腻。此次她的作品、曾获得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赶集》也在本届民博会上亮相。这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将民间美术的实用性、完整性、象征性、概括性和随意性巧妙融合,通过描绘普通农家一天中的不同场景,刻画了一幅现代农村春播秋收,时空交错的完整的生活画卷。
同是来自宁夏的民间艺术家李五奎烧制的剔刻黑陶是一种留花剔底的剔刻花工艺,即在坯体上刻绘出纹饰的轮廓,完成烧制工序后,再剔去花纹外的空间,使花纹凸起,显现出立体的生动质感,具有浅浮雕的效果。这种剔刻犀利流畅,线条刚劲有序,肌理浑然天成。李五奎独创的黑陶剔刻工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倾倒了中外陶艺界。此次参展本届民博会的黑陶大罐,融合了远古社会氏族部落岩画图腾和西夏图案、文字等,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等创作元素,外观拙朴、质地纹理细腻,充满了浓郁的西夏风格和地方特色。
又讯:10月13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艺博会暨第四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现场仍然人流如织,参观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很多河北省、北京等周边的市民也专程赶来看展。来自静海的孙先生说,第一次看民间艺术的展览,真的挺震撼的,很多门类的艺术品甚至以前都没听说过。老祖宗给我们留下那么宝贵的财富,我们真应该好好保护传承。

云南斑锡文化展团展出的精美的锡器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这也是云南斑锡艺术首次在天津亮相。据云南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云勇介绍,作为云南独有的艺术形式,斑锡艺术对锡的纯度要求非常高,但是锡的纯度越高就会越柔软,因此,对造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碾压、定型等特殊工艺,让锡达到一定的硬度才行。众所周知,锡器是用来品茶和存放茶叶的最佳选择,因此,此次参加博览会的作品中既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锡技艺”传承人赖庆国亲自设计、全手工艺打造的斑锡艺术精品,也有适合平常百姓家的茶具套装。
记者正和徐先生聊着,参加本届民博会的、来自荷兰的传统锡器制作专家Ronald van Delden先生也走了过来。徐先生带着Ronald先生细细参观着展品,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交流,此时,艺术无国界,艺术就是他们的共同语言。(记者吴宏 通讯员陈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