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宝坻区通过实施“一室三长”工作模式,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服务”,将法律监督工作延伸到农村基层。
走进郝各庄镇东郝各庄村,村里的“小喇叭”正在广播计划生育的法律知识,村里的老人和育龄妇女都在认真地听,这是“法治村主任”李妍特地为村民们录制的节目。考虑到村民大多农活忙,特别是年轻人要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参加定期的法律培训,就想出了利用村里“小喇叭”广播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一些村民最关心的赡养问题、土地问题、婚姻家庭问题。
村干部杨殿亮说:“‘小喇叭’这一播放,乡亲们心里透亮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关系民计民生,村民都应该依照法律法规合法办事,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了解,宝坻区推行“一室三长”工作模式,由公、检、法、司、民政、工商等部门选派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进驻在街镇设立的“法律工作室”,分别担任“法治村主任”、“法治校长”和“法治厂长”,负责辖区内的村队、学校、工厂企业的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和基层矛盾、案件的协调处理,并指导帮助村队、学校、企业依法建章立制,开展好依法治村、依法治校、依法治厂工作。
郝各庄镇宣传委员赵东来说:“通过‘法治村主任’在村里进行法律宣传,村民们更懂法了,更守法了,乡村风气也越来越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