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图片说明:由上海交大研发的这款智能假肢能复现人手90%的动作,更能直接受控于人脑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徐程11月6日报道:对全国2000多万肢残患者而言,一款灵活的仿人假肢手能有助于其回到正常生活。在今年的工博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一款产品惹人注目,它不仅能复现人手90%的动作,更能直接受控于人脑,做到随心而动。
从拿东西到做手势,这款假肢手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人脑发出的指令,完成各种动作。使用时,只需在手臂处带上一根肌电臂带,就可以“读懂”人的心思。
据统计,我国肢体残疾患者的数量高达2412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83%,现有的产品化假肢只提供极其简单的动作,如张开、闭合等。究其原因在于,人手有16个关节,20多个自由度,由34个肌肉组织驱动,是人体运动系统中最重要的执行器,大脑运动皮层30%的区域负责手的控制。再造一只与人手灵巧程度相当的机械手一直让全世界科学家倾注大量心血。
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课题组从神经系统运动控制信息编码和传输机理出发,研制出这款SJT-6仿人假肢手,它具有与人手相似的外形和功能,有9个主动自由度,其中手部6个,腕部3个。可实现多种常用动作,能够满足截肢患者的日常需求。
据课题组研究人员盛鑫军介绍,目前市面上其他假肢还没有3自由度腕的,这款假肢是目前市场中唯一有3自由度腕的。此外,此款假肢的佩戴方式简易,可以让残疾人更容易佩戴。
据悉,目前国内单动作的假肢手一般为1万元,算上安装、康复费用通常为3~5万元。德国同类的单动作的假肢手总费用要达到10万元。而具备仿人特征的多模式动作假肢手,安装、康复费用要25至30万元,且只能做有限的动作。这款假肢手目前已开展应用合作,并在一些患者身上进行了功能测试,预计安装、康复总费用为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