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五建五强”凝聚民心
——静海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地生根
天津北方网讯:静海县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确定了“五建五强”的思路举措,以重难点问题的突破,促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建组织,强基础。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工程,指导34个社区党支部聘任兼职委员158人,建成社区“大党委”。注重创新离退休老干部党建工作,建立4个广场公园党支部。推动4个乡镇试点党代会年会制。编制党务公开目录,建立健全党务公开长效机制。推动53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在全市率先探索并推行党支部、村委会、服务站、保洁队、合作社“五位一体”农村管理服务体系。
建队伍,强能力。大力推进能人治村,先后选配172名企业或合作社负责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严肃查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处理村干部52人。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将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神经末梢”。落实包保责任,安排29名党员县级领导包保43个软弱涣散村。
建阵地,强功能。投资6100万元建立起了集党群服务、劳动保障、民政优抚、计划生育、综合司法、项目审批等于一体的县、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村街综合服务站,在全市率先构建起县、乡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并在全县18个乡镇、383个村实现全覆盖。1.9万名党员在服务基层中发挥着作用,各项为民服务的项目从容落地,实现群众意见和困难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帮。据了解,目前各级党员干部共联系服务群众34万户次,解决群众问题8700多件。同时,开通了“12345”为民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6000多件,满意率100%。
建载体,强活力。大力实施“五联户”工作法,即:县级领导联镇联户、县直部门包村联户、乡镇干部驻村联户、村干部按片联户、普通党员分组联户。1.9万名有联系服务能力的党员干部联系18.4万户群众,5024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做到党员干部全员参与、联系服务群众全面覆盖。
建机制,强保障。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出台村干部坐班值班、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等制度规定。积极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驻村监督员、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三位一体”的监督链条,促进勤政廉政。实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双百分”考核,不断激发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