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习近平的一堂文化“公开课”

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澳门大学新校区横琴校区考察。
5年前,习近平在澳门考察期间宣布,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横琴岛。随后,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澳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项目启动。5年过去了,当习近平再次来到这里,一座园林式的现代化校园呈现在眼前。
谈求知、求学的热情

在郑裕彤书院,不大的教室里,几十个师生齐聚一堂,他们正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
在听取了学生们的发言后,习近平先是从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谈起自己的经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小学时候,看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文化荒芜的年代,他拼命去涉猎。后来做了7年农民,也一直在学习、在积累。至今,只要有闲暇,推开中华文化宝库的大门,他仍是“一书在手,其乐无穷”。
讲话中,习主席提到了几本书,聊斋和鲁迅的杂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读这些书,开卷有益。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正能量。”
对中华传统美德,习主席说:“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把握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去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我们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听到学生们讨论其中的“信”字,他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组织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守信用的民族和国家一定会富强,一定会赢得国际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