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近年来,武清区通过不断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9万余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即将完工。
武清区曹子里镇杨碱厂村现有耕地1200多亩,原有水站3座,房屋破损严重,水利设施陈旧老化,抽水量不足,每年冬灌都要用半个多月。不久前,武清区农委为杨碱厂村重新修建的3座标准化排灌站顺利完工,正好在小麦冬灌的时候派上用场。
“通过这3座水站,不仅资金投入少了,人力物力也节省了不少,大大提高了水站的出水质量,加快了浇地的速度,现在抽水比以前少浇5天至7天。”村委会主任杨桂良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满足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需求,还要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农业生产要求。
今年,武清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1.2亿多元,涉及曹子里、大孟庄、白古屯、河北屯、大碱厂、梅厂等6个镇街的63个村。项目全部建成后,武清区总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96400亩,年增粮食生产能力近3000万公斤,可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以上,为今后武清区农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武清区农委副主任刘文利说:“截至目前,分两批次实施的96400亩的项目完成90%以上,预计在2015年市里验收之前,可全部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