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兴南街位于南开区中东部地区,地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社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属于典型的“地段好、条件差”,办公活动场地不足、硬件设施陈旧等问题在全街9个社区普遍存在,居民群众对社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的呼声强烈。
群众的需求就是区委、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初,南开区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工作列入了当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中,提出了到年底“力争全区75%以上的居委会办公和群众活动场所达到300平方米标准”的工作目标。兴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乘势而上,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工作与正在开展的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紧密结合,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推动了社区软硬件水平的全面提升。截至2014年底,兴南街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相继告竣,全街9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和群众活动场所均超过300平方米,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走出了一条“建设效率高、资金使用少、综合效果好”的具有兴南街地域特点的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新路。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实施前,兴南街街域内各社区居委会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差。其中,龙凤里社区居委会全部用房就是一间建筑面积仅为29平方米的“独单”,办公尚且成问题,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更成为了“奢望”。
面对各社区居委会的现状,兴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抓住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两个重大机遇,成立了由街党政班子主要成员挂帅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提升社区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水平的工作目标,一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各级领导现场办公问计于民破解难题
在前期对全街9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兴南街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加强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让全街上下进一步认清了实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重大意义。
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对兴南街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深入社区调研指导、现场办公,就具体问题作出批示,协调各相关部门加以解决。兴南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率先垂范,从建设方案制定到摸查房屋资源,从做好干部群众思想发动到推动工程建设进度,每个环节都详细过问、参与其中,形成了齐心协力干工作的整体合力。立足内部挖潜,最大限度调配整合自身资源,同时寻求各方支持配合,通过整合、清退、租赁、共建等多种方式调配房屋资源,坚持严格标准、分步实施、综合创建、因地制宜,全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
建设工作启动之际,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兴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搞好结合,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房屋用途到装修设计都充分听取社区意见,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
为了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兴南街上下自加压力,从寻找房屋资源到协商解决使用权限,从落实水、电、气、暖配套设施到房屋装修前的鉴定工作,逐个破解难题。始终坚持质量进度并重,严格落实质量监督机制,对建设施工实行全过程工程监理并严格验收,使得每项工程都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通过深挖自身潜力、共建整合资源、房屋租赁、新建小区配套四种方式,截至2014年底,兴南街街域内9个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所有社区的办公活动用房面积全部超过了300平方米,最大的达567平方米,为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注重便民利民服务功能得到新提升
长期以来,兴南街各社区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专长。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兴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考虑这一情况,利用街域内教育资源较丰富、服务群众设施相对集中、辖区单位具有良好的服务居民意识等优势,推动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努力“抓看点、出亮点、创精品”,成效显著。
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一直是兴南街社区工作的宗旨,各社区积极开拓服务内容,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特色服务项目。兴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针对每个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在怀庆里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在耀远里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其余7个社区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特别在对南马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工作中,将一处面积120平方米的办公与活动用房进行整修,专门用作社区居委会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大厅。同时整合邮电公寓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的10余间、总面积280平方米的闲置用房,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站,设置了“书吧”、市民学校、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区,并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引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政服务等项目,构筑起“社区微型自治服务体系”。社区服务阵地的提升和服务项目的拓展,使街域内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丰富,居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
注重文化引领精神风貌展现新风采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社区工作的主旨之一。借助此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兴南街对各社区的文化阵地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提升改造:扩充了紫光苑社区居委会100余平方米文化活动多功能厅;利用怀庆里地下车库内的100余平方米闲置用房和近200平方米的空地为社区居民打造了文体活动场所……群众活动场所的建成让文艺爱好者们欣喜不已。
延生里社区京剧社自2006年成立以来,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区、街开展的各种文艺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以往,由于受场地条件所限,每次活动,京剧社成员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搬运乐器和服装道具、布置场地,不但费时费力,偶尔还会小有损失。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兴南街通过挖潜,在延生里社区整合134平方米街民政低保用房使社区办公活动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并打造了京剧艺术主题活动室。有了属于自己的活动室,京剧社成员们动手绘制了京剧脸谱、创作了主题书画作品,将活动室布置得氛围浓郁,大家每日在这里唱念做打,让国粹艺术在社区扎根发芽。
在此基础上,兴南街还在源德里社区争取到一间300余平方米的新建活动用房,作为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使用。该文化中心建成后,除了室内设有多功能厅、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阅览室、快乐营地等活动阵地外,还拥有一块近800平方米的室外花园绿地,设有健身路径和运动健身器材,使更多的居民群众拥有文化娱乐与健身休闲阵地。
坚持共驻共建社区发展拓展新空间
在实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前,兴南街针对街域内9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和群众活动用房普遍较小的问题,在共驻共建上作文章,效果显著。
以往办公面积最为狭小的龙凤里社区居委会先行先试,以共建共享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为目标先后与驻社区的20余家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开创了辖区居政共建、居企共建、居校共建、军民共建、居民共建的生动局面。借助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的春风,龙凤里社区通过新建小区配套方式,社区居委会办公和群众活动用房总面积达到307平方米。为巩固优良传统,深化共驻共建工作,在社区内打造了共驻共建形象墙,建立共建活动联谊室,营造出浓厚的共建氛围,把共建单位“请进社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推动共建活动的开展和延伸。
坚持打造特色阵地焕发社区工作新活力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兴南街依据各社区特色品牌活动,着力打造特色阵地。五马路社区紧邻五马路小学,该社区充分利用此优势建立了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昆裕里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突出,社区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强烈。为此,该社区组织成立了适合老年人的摄影队和剪纸队。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他们通过整合区教育局资源,将一处14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作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整合原街劳动保障中心200平方米大厅作为社区活动用房,打造了“老年之家”活动室和青少年快乐营地。同时,他们还与区司法局共建,进一步改进了街司法所的办公条件,既增强了社区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功能,又为保障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支撑。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和整街建制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告竣,标志着兴南街建设美丽社区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文明社区创建只有深化、没有止步,兴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会积极吸取其他兄弟街道创建工作先进经验,继续以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和社区文明程度为根本,深入抓好社区建设工作,为居民群众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乐园、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