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3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新出版的第四辑《海河之畔司法情》文集。《海河之畔司法情》是一套记录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案例的丛书,此前已出版发行过三辑,引发广泛关注,也获得广大读者的肯定与好评。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李季红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多地了解人民法院,了解法官们的工作,让法官和百姓更近,更贴心,将最近一年来二中院法官撰写的记录工作中点点滴滴记忆的博文进行认真地整理编辑,推出了第四辑《海河之畔司法情》文集。

据了解,本辑文集共收录了61篇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更广泛,作者既有从事审判执行工作数十年的老法官,也有才跨入法院大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青年法官。既有奋斗在审判一线办案人员,也有提供各项服务保障的后方人员;讲述的视角,既有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也有对一起并肩工作的法官的钦佩与赞美,既有兄弟法院同行对二中院法官的细心观察,也有根据当事人谈话或书信内容的记录整理。
李季红介绍,文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以案释法,宣传法治理念,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弘扬社会正义,传递司法正能量。《为了农民兄弟的利益》讲述的是20余户农民与一家建材公司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案件,如果案件处理不当,不但影响社会稳定,还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办案法官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挨家挨户到田间地头实地勘验测量,和20余户农民逐一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与投资商协商补偿标准,还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经过艰苦工作,既提高了补偿标准,维护了农户的利益,又留住了投资商,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善意的谎言》讲述了一位刑庭法官,为实现一个死刑犯在行刑前见自己母亲和妹妹的一个心愿,费尽周折联系他的家人,甚至驱车赶往保定寻找死刑犯的妹妹,在死刑犯最终没有获得家人谅解的情况下,办案法官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死刑犯在临终前带着忏悔、带着感恩离开了这个世界,体现了刑事法官的人文精神。《回家的路》、《法官与被告人》、《张法官的儿辈微信好友》讲述的是法官们对失足青年的教育和挽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归社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大部署,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民法官作为法律人,肩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艰巨的责任,更应毫不懈怠,奋勇前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们坚守的目标,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他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近年来,天津二中院大力推进司法公开,不断拓宽与社会沟通渠道,加强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立足构建法院与人民群众相联系、法意与民意相沟通、司法与公信相结合的和谐共同体。《海河之畔司法情》系列丛书,让人们可以更加真切地了解法院工作,了解法官的工作和内心世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法官也是群众中的一分子,是用智慧和勇气坚守公平正义法律信仰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与人民群众之间是鱼水深情。
今后,天津二中院会更加注重搭建司法公开的平台,畅通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渠道,继续讲述工作中的经历和真情实感,通过法官与百姓之间的故事,让人与人之间更亲更近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