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喂,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诉举报中心12315、12365、12331三条热线格外忙碌。昨天,本报记者在该中心跟这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周末。
今年30岁出头的佟侃和赵杨,虽然看上去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实际上已经是中心具有10多年受理消费投诉经验的“老手”了。很多投诉电话,经过他们的处理,都会得到圆满解决。12:20,轮到佟侃吃午饭了,记者看到,一杯水、三片面包、一个橙子,就是他的午餐。他笑着告诉记者说:“我们没有固定的午餐时间,平时有食堂,为了保证接听电话,大家都轮着去吃饭。赶上周六日就要自己带饭了。”他说:“我们接听电话,不仅仅是单纯询问、记录、转属地监管部门,而是要根据消费者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不放过任何关键节点。因为记录越清晰、客观,越有利于监管部门了解情况,便于投诉的解决。”正准备吃午饭的赵杨看了下手表,对记者说:“每年的3月14日和15日,都是消费投诉井喷的日子,你看现在还不到12:40,我们就接听了900多件投诉了,估计3月15日当天还要更多。”
记者了解到,很多工作人员都和赵杨、佟侃一样,没有年节的概念,即使父亲脑出血住院治疗,爱人生小孩等特殊情况,这些年轻人也都会在家属情况稍稳后,就回到自己的岗位。对此,赵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之所以主动放弃假期、休息日,就是考虑到这项工作比较特殊,如果少了一个人,那么其他人的工作量就会增加。所以,我们大家都尽力克服家里的困难,能不歇班就不歇。”在这个平台接听电话的年轻人,不少都身兼数职,除了接热线、督办、回访外,还要定期结合自己接到的投诉情况,对基层单位、设在企业的维权服务站,以及设立在社区、居委会的维权联络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以利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第一时间得到主张。
昨天,直到近22时,他们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对当天进行了简单小结后的佟侃告诉记者,平时人工接听时间是8:30到17:30,其余为电子留言接听。但是每年的3月14日和15日比较特殊,一般都要忙到深夜,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每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消费者的节日。在这一天以及这一天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从坑害消费者的假冒伪劣商品,到缺失诚信的低质服务,再到泄露乃至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不法行为,无良商家的种种劣迹都通过各种渠道被曝光、被调查,直至被绳之以法,年年搞下去,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持续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将更加完善,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将起到积极作用。
“携手共治畅享消费”是中消协今年的年主题。正如这八个字所说的那样,为消费者创造安心消费的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消协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维权共治新格局,努力开创消费维权新局面。广大消费者也要善于运用维权工具,不断提高科学理性消费的意识和能力。只要全社会各个环节携起手来,共同关注,一起努力,形成合力,我们的消费环境一定会不断得到规范和净化,畅享消费才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