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扎根基层,埋头苦干
曹学亮,男,汉族,1989年1月出生,共青团员,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有限公司夹板制造厂工人。
自2008年入职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夹板制造厂以来,曹学亮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初入厂时的他还是一个懵懂青年,跟随师傅认真学习电气化的基本原理,由浅入深,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和钻研。他深知学无止境,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电气化工作更应不断的吸取新知识,更新新概念,才能满足时代对电气化的更高要求。正是通过师傅的教导,自己刻苦的钻研和学习,如今的他已从一个刚刚入门的懵懂青年成长为夹板制造厂电气化方面的技术骨干,取得了许多成绩:
1、十四工位铣床由于设备年代已久,所用的电气元件都已老化,电气线路更是复杂难以修理,机床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生产效率。他跟师傅钻研图纸,根据机床工作原理重新改装电气线路,使线路简单易修,并且机床不易发生故障,提高了机床生产效率。
2、十四工位铣床的变频机是用来带动电机的运转,但是由于变频机容易发生故障,维修费用高,并且噪音大,耗电量大,所以他跟师傅四处询问,看看拿什么来代替这种老旧并且容易坏的变频机。后来打听到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变频器在各类生产工艺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变频器调速可以提高设备的控制精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于是他跟师傅决定采用变频器替代变频机。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就说“你们别试了,不可能成功。变频器怎能带动这么多电机呢”。但是他跟师傅没有放弃,在虚心请教老师傅,经过多次调试后,终于成功的用变频器替代了变频机,并且变频器操作简单,耗电量小,更不容易发生故障,节省了电力资源和维修费用。
3、夹板制造厂有四台外国进口的冲巴哈铣床,但是由于机床生产制造时间已长,并且线路还是用着已经淘汰的逻辑线路,一旦发生机床故障,根本难以查找故障和进行维修。当他得知这个情况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冲巴哈铣床线路进行重新改造。他根据机床工作原理询问操作工机床的种种情况,并且加以借鉴其他机床的工作原理,运用他自学的PLC编程技术,加以改造,最终成功的将逻辑线路改造成以PLC为操控中心的线路,使得机床开关操控简单,减少了故障几率,从而使机床生产效率大大的增加。
4、清洗车间有一个水槽,使用加热棒进行加热,用热水量大,必须时不时灌水进行加热,但有时候下班之后,操作者忘记拉下电闸,容易使得加热棒持续进行加热,使得水槽内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加热棒的干烧,容易发生事故。他发现这个情况后,跟师傅们一起进行研究,查找资料,来改造线路断绝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终他发现有一种水位控制线路能够控制加热棒的电源开关,他就根据书上提供的资料,并买来电气元件,加以焊接,完成了这种水位控制线路。既减少了隐患的发生,又方便了职工的操作。
5、2010年8月底,公司进行搬迁。搬迁之前,他跟师傅忙前忙后,有的机床联线连在一起,使得电气箱与机床无法分离。他跟师傅改造机床联线,用航空插头把联线分开,有的机床无法用航空插头分开联线,只能一根根卸下做好记号,并用塑料袋把线头套好,整理好。搬迁完以后,他跟师傅忙着给机床结线,为了使机床能早早运转起来,不耽误生产,经常加班到很晚,从不喊苦喊累,最终提前让夹板制造厂恢复生产。
6、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无论哪里的机床发生电路故障,他都能随叫随到。有一次厂里夜班机床发生故障,不能进行正常生产,他已经下班了,当时给他打电话,他二话不说抓紧时间赶回厂里维修机床,争取早点让机床运转起来,不耽误机床的生产任务。大到十四工位、冲巴哈,小到桌面上的一盏台灯,他都尽职尽责的为一线排除故障,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求真务实,做一个锐意进取的实干家”,他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工作中思维活跃,爱好学习广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朝气蓬勃、热情高、干劲足、开拓意识强。同时,他谦虚好学、为人随和、性格活泼、善于思考、处事稳重、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在青年中树立了榜样,稳步前进,为海鸥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