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滨海新区核心城区街头,满眼新绿,随处可见的冬青树绿化带,街旁是正在吐芽的白杨、泡桐等景观树木,而这里曾被称为“绿色植物禁区”,更没有想到,如今的“禁区”已遍地郁郁葱葱。
开发区第一棵树病了
近日,有这样一棵树因为“生病”让新区的人民为她牵挂。
1987年,当年的开发区园林专家们克服土壤盐碱含量相对较高的难题,在第一大街和洞庭路附近等路段,种下了第一批树苗。随着栋栋高楼在开发区拔地而起,曾经种下第一批树苗的地方,已经遍布高楼。在开发区兴建的第一所公办学校——开发区国际学校内,有一棵树因为一个特别的数字让外界格外关注她,这棵树是开发区种下的第一棵树。
“根据开发区当时的植树情况以及这棵树的特征,我们认定她作为当时种下的第一棵树,从树种上来说,应该是一棵泡桐树。为了保护她,我们特地在周围种上草坪,避免被学生在活动时触及她。”开发区国际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大概是七八年前,及其关注树长势的校方人员发现这棵泡桐树渐渐失去了精神,发生虫害、有枝干枯死,虽说校方与负责园林绿化的专门机构合作,积极进行救治,但是效果显微,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第一棵树随时可能因病枯死。
为了让这棵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泡桐树重新焕发生机,开发区国际学校一周前与泰达绿化集团取得联系并求助。高级工程师傅新生观察了树的病情后告诉记者,这是一棵紫花泡桐树,是北方常见的树种之一。这棵树枯萎的病因是受到“类菌原体”侵染,有害菌的侵入让泡桐树无法汲取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加速了树的衰老。给出病因之后,傅新生又给出一个好消息:“病情还没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在实施救治办法后,这棵树还能再活七八年,对于属于速生植物的这棵泡桐树来说,能活将近40年,算是树种‘老寿星’了。”
新区不乏百岁“树坚强”
从土质上说,滨海新区多是盐碱地,极不利于植物生长,尽管外在生长环境恶劣,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些“树坚强”在新区落地生根,一些不乏百年高龄的树中“寿星”依然枝繁叶茂。
距海河口上游约5公里的天津市船厂,是1880年建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原轮机厂房西大门前有雌雄两棵枝繁叶茂的毛白杨树,树龄百年以上,高20米,主干直径1.3米,传说这两棵杨树是李鸿章亲命栽种的。毛白杨对土壤要求较严,能在大沽盐碱地上存活达百余年令人惊奇。这两棵杨树生命力极强,1966年的一次大风暴加冰雹,其中一棵被刮倒,树根暴露,把轮机厂房顶砸了个大洞。人们用吊车才把它拉起,但它竟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越来越茂盛,两棵树的周围还繁衍了许多小树,显示出惊人的生命力。
塘沽福建路西端尽头,靠近海河河岸,塘沽中法供水有限公司院内有一棵杜梨树,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依然花“胜”群芳。如今,这棵百年古树粗如井口,大概有3层楼高,记者从在供水公司工作的一些老员工口中得知,这棵杜梨树是清朝末年被移栽到这里的,经历过八国联军的侵略,目睹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诸多历史事件,可以说是饱经沧桑。
绿化与生态文明齐步
因盐碱度高,新区曾被称为“绿色植物禁区”,如今,禁区里不乏长势良好的百岁植物,对此,塘沽知名民间文化爱好者李学韩表示,除植物本身耐力强之外,与土质也有很大关系,“塘沽个别地区‘外来土’的情况普遍,由于靠近港口加之河道发达,各地货船将货物运到天津后,都会就近将保障船只平稳行驶的“压舱土”倾倒在海河岸边或港口边,久而久之,这样‘无意’之举就起到了部分改善土质的作用,所以就不奇怪一些树木在新区长势良好。
天津市的重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对于新区的土质我们通常简称‘三高一大’,即盐碱度高、地下水位高、PH值高和风沙大。在新区植树,最大的难度就是‘三高一大’。”天津港海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立民告诉记者。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土层中要做淋层和排盐管,及时排掉土中的盐分,同时外购优质土置换,“在其他地区植一株树成本以数十元计算,在新区则以数百元计算。”
刘立民说。外购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区的土质问题,但尴尬很快接踵而至,“数年前优质土就开始无处可买,从环保的角度而言,外购土置换是‘拆东墙补西墙’做法,间接破坏了供土区域的生态环境。”刘立民说。正是为了解决无土可购的尴尬,刘立民所在的团队成功研制出盐碱土改良成绿化种植土技术,并获得试验成功,“下一步就是将该技术在新区进行普及。在新区搞绿化,缺的不仅是优质土,还有水源。目前,我们团队攻克节水技术,在将来雨水、中水、洗盐水还有淡化的海水都可用来绿化灌溉。”刘立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