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昨天上午,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一只经过救治的遗鸥在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成功放飞,重返自己的种群。据了解,遗鸥属濒危候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昨天清晨,记者驱车赶到放飞地点,看到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做着遗鸥放飞前的最后准备。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刘洋介绍,上周日上午9点左右,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建民等多位志愿者在此拍摄鸟群时,意外地看到不远处有7只遗鸥倒在地上,其中6只已经死亡,另外1只也无法站立。志愿者立即对其采取急救措施。当日下午,遗鸥被带回救护中心后,工作人员为其补充了水分、维生素B、维生素C,并打了消炎针。几个小时后,遗鸥终于站起来了。第二天,开始给它喂食。刘洋称,经过检验,遗鸥的致病原因已经排除了禽流感,目前推测为误食异物。
“看它这两天恢复得不错,而且它的种群还没飞走,我们就决定尽快在发现它的地方将它放飞,因为一般情况下,这种候鸟如果脱离种群,以个体形式很难迁徙。”正说着,就到了放飞的时间。刘洋小心翼翼地将遗鸥从笼子里抱出,为它戴上一个蓝色的脚环。缓缓松开手,已经脱离“组织”三天的小遗鸥尝试性地往前走了几步,随后,在大家的注视下,从容起飞,回到了自己的种群中。远远望去,遗鸥齐飞,海天一色。
“由于遗鸥是人类最晚发现的一种鸥类,因此得名遗鸥——‘被遗忘的鸟’。”王建民告诉记者,“3月17日,我们在这一带做了调查,统计遗鸥总数为11612只,而2013年全球公布的总数是12000只,也就是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遗鸥,都聚集在了我们这片海滩上。往年最多也就七八千只,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多?因为很多环境都被破坏了。”预计到本月中旬,遗鸥种群又将飞往它们的繁殖地——陕西榆林神木红碱淖地区。
临近中午,众人渐渐散去,远处大片的遗鸥还在水天之间嬉戏,啾啾的叫声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