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为认真落实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和人大、政协两会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建设美丽东丽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短板入手,坚持打造城市形象、弘扬文明风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民计民生的工作思路。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二三三五五”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全力在队伍建设、监督考核、标准规范、健全机制、管理效果上下真功,形成城市管理体系的闭合运行、有效运转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实现城市管理“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工作目标,积极构建“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
一、立足规范化、精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工作标准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制定出一整套规范化的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街道城市管理中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标准不高的问题,切实抓好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建设。
1.完成街道行政执法授权。由法制办牵头,按照津政令第11号《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在完成相关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批复的我区街道行政执法授权事项,履行好执法授权相关程序。同时,专业执法部门按照授权法律法规条款,制定方便街道执法人员操作的执法流程和执法程序。
2.划分街道管理界线。结合东丽实际,进一步理清职能部门公共管理区域与各街道管理区域界线,划分街与街之间管理界线。对于街道之间管理界线存在交叉、混乱等复杂问题,由区城管办牵头依据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划分,实现无缝对接。
3.制定城市管理工作标准。由区城管办牵头,区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环卫扫保作业、绿地建设养护、安全生产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和规范流程,便于各街道在实施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有据可依。该标准同时作为城市管理考核细则,用于评定各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绩效。
4.继续加大培训力度。由法制办、城管办牵头,按照《东丽区街道综合执法2014—2015年度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以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增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区、街两级城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5.继续加强硬件建设。一是加快完善各街道城管办的办公设备和巡查、执法车辆、装备等硬件配备。二是加快推进垃圾转运站、城市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
6.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从健全区、街两级城管办内部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行风建设,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干事”。建立处级干部包片、科级干部包路(域)、一般干部包段(点)的“三位一体”管理承包制,工作绩效与干部任用、先进评选和表彰奖励相挂钩,切实解决人员不到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7.完善城市管理网格。由区城管办牵头结合各街道管理区域,按照统一标准重新科学划分城市管理网格,确定网格五大员配备标准,构建“及时发现、处置高效”、“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城市管理网络。
8.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借助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科学实用、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标准,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力争2015年基本实现区、街数字化城管平台联网对接,实现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的快速、高效,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9.构建城管文化。区城管办与区新闻中心联手进行以法制宣传、舆论宣传、职能宣传、典型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做到领导关注的工作与群众关心的热点宣传相结合,工作职责宣传与法律法规普及教育相结合,城市亮点宣传与不文明现象曝光相结合,构建“城管文化”。与区文明办开展志愿服务相衔接,在城市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加快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将城市管理网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市民,进一步扩大群众对城管工作的参与度。
二、立足系统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尽快步入正轨,从督查督办、绩效考核、以奖代补、分级投入、协调联动、应急保障、反馈通报等方面入手,建立较为完善的系统化、科学化城市管理监督、考核和激励运行机制。
1.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本着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有错必纠的原则,采取每日巡查、每月联查、跟踪督办、专项督查、法制监督、社会监督等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纳入绩效考核分值,有效促进城管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效能、改进工作作风,高标准完成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
(1)每日巡查。重点检查各街道园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以及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在岗情况,建立巡查台账,区城管办每半个月整理汇总后进行通报。
(2)每月联查。联合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采取现场或随机抽取的方式,依照《城市管理工作标准》检查各街道园区落实城市管理工作情况。
(3)跟踪督办。对限时整改的管理问题,区城管办实行全程跟踪督办;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和反复性管理问题,加大绩效考核扣分权重。
(4)专项督查。区城管办每月编发督查专报,对市容环境重点整治项目、城市管理设施配套建设的进展情况、领导交办的重点工作、重点保障任务以及“政民零距离”、“党群心连心”、“人民网书记信箱”、“为民服务网络专项电话”等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办结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5)法制监督。依据《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由区法制办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区、街行政执法机关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履行法定职责情况以及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监督,处理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
(6)社会监督。采取第三方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和诚信评价体系,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以及新闻媒体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
2.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围绕抓考核、促落实、抓效能、促管理的工作目标,由区城管办对各街道园区落实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奖励资金,切实强化城市管理日常业务工作实效,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考核范围。一是外环线以内所有区域、非涉农街道和经济功能区,作为城市管理考核的重点;二是各涉农街道办事处所在区域、主次道路、新市镇、成片居住区、工业园区,以及区政府确定实施城市管理的其他区域;三是按照清洁村庄建设标准对未拆迁村庄实施考核。
(2)考核内容。城市管理考核由绩效考核和专项考核两部分组成,初步涵盖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设施维护、环境秩序、渣土排放、病媒防治、网格化责任落实、数字化监督指挥以及组织管理、硬件建设、应急保障、信访投诉办理等城市管理工作内容。
(3)奖励资金。奖励资金分为绩效奖励和专项奖励两部分,年终依据全年业务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三个级次兑现奖励资金;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各街道园区完成重大任务保障、专项治理等工作的奖励。
3.建立区街城管补贴机制。为达到“权随事转、钱随事走”工作目的,依据各街道园区城市管理设施量,年初由区城管办、区财政局下达各街道园区预拨资金计划,视各街道园区资金配比到位情况年终一次性拨付。区街城管补贴资金用于环外道路扫保、环外绿化养护、设施维修、公厕管理、立面整修、治理小广告、清融雪、节日环境布置、垃圾转运站和街道城管办等运行管理经费补贴。
4.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为进一步强化街道综合执法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联动,做好执法部门、管理部门与街道间的沟通和对接,在处置较专业的案件时,由区法制办、城管办牵头协调,切实发挥职能部门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作用,明确个案处理办法,形成联动合力。
5.建立重大事项应急保障机制。以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活动保障为主要内容,建立区、街两级应急保障机制,切实发挥城市管理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不断建立健全信息通报、预防预警、应急处置、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形成统一指挥、上下一致、应急协调的工作格局。
6.建立考核反馈和通报机制。区城管办每月专题分析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梳理存在问题,上报区委、区政府,向各街道、园区和成员单位通报考核结果,下月第一周在今日东丽报第一版突出位置公布上月考核分数。
三、立足城市化、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为全面跟进城市化建设步伐,深刻认识城市管理工作新常态,大力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抓好以下具体工作:
1.继续加大清脏治乱和清扫保洁力度,每周六开展全区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实现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死角。
2.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实施入市口绿化、桥区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项目33个,新建提升绿化106万平方米。启动实施绿化惠民两年行动计划,完成造林和临时绿地建设2万亩。配合“城总规”修编,将“51310”绿地系统规划纳入我区整体规划,积极构建“两轴、三带、六楔、多点”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布局。
3.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建成清洁村庄24个,完成全部清洁村庄建设任务。
4.加强交通站点、购物卖场、学校医院周边环境治理,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
5.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触角,加大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整治力度,建立扬尘污染、卫生脏乱、占路摆卖、非法广告等常态化治理机制。
6.完善张贵庄片区保障房项目绿化配套,实施东城家园、秋悦家园等12个张贵庄片区保障房项目和康泽家园、康泽雅园等4个公租房项目界外地新建绿地和绿化提升改造。
7.落实轻轨车站点、商业区、新市镇和成片居住区22座新建一、二类城市公厕选址,并启动建设。
8.推动2014年未建成的军粮城新市镇一期等6座垃圾转运站建设和推动2015年新立新市镇等4座垃圾转运站建设。
9.加快制定《东丽区停车场建设计划》,年内启动停车场建设,有效解决市民停车难和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10.推进汇城广场等4处公交场站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城区40余处的传统公交站牌,建设候车亭式公交中途站。
11.开展中心城区私开门脸专项治理,履行行政强制执行催告程序,对于仍不履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2.开展机动三轮车专项治理,做好长效治理阶段机动三轮车“非法上路、非法运营、非法占路、非法销售、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工作。
13.完成祁连桥、雪莲桥等4座桥下空间专项治理,保障桥梁设施安全运行,实现“一桥一景”。
14.全面推进70万平方米旧楼区提升改造,构建美丽社区。
15.以畅通南北向交通为重点,积极推进航新路和军粮城新市镇八号路等道路建设,提升改造北杨公路、津塘二线,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路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