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本网刊登了“滨海夜经济,为何不够火”的消息后,引起各方关注。一些在滨海新区投资和生活的外地人表示,与发达地区相比,滨海新区夜经济还有一定差距。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自贸区落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快,滨海新区夜经济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外来投资者:
餐饮业与京差距大
今年已经60岁的张放是来自北京的一名投资者,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他来到新区后,对新区夜经济的落后感到吃惊。而与夜经济息息相关的餐饮行业更是让他感叹,“现在滨海新区的餐饮服务行业无论是菜品质量、就餐环境、服务水准,都与北京有着巨大差距。”张放对记者说,“在新区这几年,每天晚上除了唱歌、应酬,其余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就连自己的爱好保龄球,仅有的一家也关门了。”
张放说,在北京,提到餐饮业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簋街,一条街道上拥有超过150家店铺,而其中90%均为餐饮业。“在北京胡大,坐在外面等位子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每天从早上开门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客人都从未间断过。”张放认为这才是一个城市应该有的夜经济。
“我作为一个北京人,最初也觉得不相信,但当我去了几次都得排队等候时,我才了解到这算得上是中国的奇迹。”一家餐厅竟然能做到年营业额高达数十亿元,这让张放感觉到滨海新区市场的落后,也正是如此,他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和记者说,新区目前拥有的人口数量虽然较少,但随着自贸区的逐步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到时候市场的前景不可估量,而他目前在新区投资的海鲜馆也正在筹备新区市场。
外国友人:
滨海夜经济有潜力
beso来自欧洲,但他有一个巨大的旅行体验,有着超过40个国家的旅游经验。今年2月初,来到中国的beso第一站便是天津滨海新区。
他觉得滨海新区是一个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最初来新区的几周时间让他觉得很舒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渐渐怀念拥有夜生活的城市。“在这里每天晚上我没有地方可以去,就连酒吧营业也只是到夜里12点。作为一个外国人来讲,夜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我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没找到很合适的商务休闲中心,连健身房都比较稀少。”beso说。
beso在这两个月里的夜晚主要是看书度过,而他认为新区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他的印象里,伦敦与新区的情况很相似,“在伦敦也没有太多的夜生活,但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需要30分钟的公共交通系统便可以前往,而且相当方便。”beso认为新区发展拥有巨大的潜力,能够成为国际化的商业中心,而目前也有很多外国人慕名前来,因此需要开发更多的娱乐基础设施,以满足商务休闲的需求。
业内人士:
夜经济需大力推进
记者昨日了解到,作为新区的游乐项目,极地海洋馆也在大力推进夜经济消费。从“地球一小时”当天举行“夜宿极地”活动开始,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三期夜宿极地世界的活动,“我们已经把夜宿极地作为一个长期的活动项目来举办,每周六、日只要报名人数满20人就可以参加夜宿极地的活动,市民只需通过微信公众账号进行报名便可参加。”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夜经济在新区还属于萌芽状态,需要大力推进。但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区夜经济会有一个飞跃。”某大型旅游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未来经济夜间消费将大多属于服务性消费,几乎涵盖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毫无疑问,夜间消费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王先生认为,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夜经济是夜间居民消费和企业供给的汇合,是由一个个供求之间的交易构成的夜间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既可以提前消费,也可以延后消费。关键看怎样引导、怎样推动。繁荣夜经济,固然需要个人改变消费习惯,解决“想消费”问题,但更关键的是政府和企业行动起来,解决“能消费”问题。“我相信滨海新区夜经济会越来越好。”王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