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创客”群体火了。今年全国两会,“创客”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更要从娃娃抓起。作为第29届天津市科技周的重点活动之一,“科技创新创未来,创新生活你我他”——天津青少年科技“创客”养成互动体验活动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们的目光。

在体验中培养创新兴趣
在机器人专区,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见到了正在组装机器人的白浩天,他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组装一个主体约有50厘米高的罐子型机器人。机器人的顶部放一个漏斗形的装置,罐子底侧还有一条管子延伸出来。手一靠近漏斗,漏斗上面的盖子就会自动打开,“平时,厨房垃圾就可以放到这里来,机器人的身子设置了处理装置,垃圾可以立即处理,处理完了直接通过管道排出去。”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装置就是希望经过处理减少厨房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通过组装机器人能让孩子们从感官上了解物理知识、数学知识。
白浩天今年10岁了,周末在妈妈吴女士的带领下来科技馆参加体验活动。吴女士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其实我几乎每周都会带孩子来科技馆活动,这个周末正好赶上科技周的活动,来的小伙伴比较多,孩子玩得更起劲了。”
说起对孩子的科技创新培养,吴女士坦言,最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培养,只是孩子从小就喜欢拆装玩具,对一些新奇的事物感兴趣。5年前第一次带孩子来科技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一有空就被央求带他来这里玩。慢慢地,自己和丈夫也开始总结经验,给孩子买一些科普读物,选择玩具也更加有针对性。

在聚集中叠加创新智慧
活动中,天津市闽侯路小学副校长马兰芳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和家长们来现场体验。她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几年前就开设了小金鹰科学院,学院包括小金鹰机器人俱乐部,小金鹰环保爱好者协会,以及小金鹰科学家工作室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喜爱的项目。
“以小金鹰机器人俱乐部为例,学校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梯次’培养。低年级学生会从给机器人搭建零部件开始做起,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会将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诸如杠杆、滑轮等渗透到教学中。虽然孩子们对这些原理可能不了解,但是因为之前体验过这些实验,等到他们真正在课堂上学习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会非常轻松。”马兰芳接着说:“高年级的同学则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程序的录入,今年FLL项目(是一项引进的青少年国际机器人比赛项目)的主题是‘无界课堂’。在一个事先预定好的场地内,参赛者根据要求完成指定项目,诸如让机器人去图书馆、运动场,每个项目完成后会有相应的分数。” 马兰芳欣喜地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近几年,小金鹰俱乐部成绩非常好,获得过天津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挑战项目的冠军和亚军以及机器人足球项目的冠军。
谈到对小“创客”们的培养,马兰芳认为,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他们会更有共同语言。这些孩子中,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执行能力强,通过他们的配合,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会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这是一种智慧的叠加,而且1+1>2。

天津科学技术馆副馆长张丽认为,培养青少年创客,就是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意思维、团队精神和实操能力。让他们在科学原理的支撑下,通过实践完成创意。此外,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并不懂得团队合作,参加集体活动还有助于培养陪他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长的关注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通过体验活动,首先去吸引家长对少年‘创客’的关注,进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少年‘创客’不是高大上的东西,大家都可以接触,可以参与,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动手、热爱创意的兴趣,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张丽说。(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