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字画、古玩、玉器、瓷器……在红桥区西北角附近,“藏”有一家400多平方米的私人博物馆,古香古色的建筑中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私人博物馆的主人是民间收藏爱好者吴亚昆,馆中的千余件“宝贝”都是他多年的收藏的得意之作。


私人博物馆“走进历史”
走进位于红桥区的这座二层小楼,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墙上的字画,到展柜中的瓷器,每一件都堪称精品。说起吴亚昆的“收藏史”,那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从小就对古玩感兴趣的他耳濡目染,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收藏之路,三十多年间,为了搜集心仪的“藏品”,他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
“收藏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之所以开办这家私人博物馆,一是为了和更多的同道中人交流、沟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吴亚昆说。从2008年开设私人博物馆至今,慕名而来的收藏爱好者络绎不绝,小小的展厅中常常人满为患,为此,吴亚昆推出“预约参观”的方法,每天最多接待50名参观者。而对于每一名走进这家私人博物馆的参观者,吴亚昆都会热情的接待,为他们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和他们一同交流收藏古玩的心得,乐在其中。



千件藏品个个“宝贝”
“这件瓷胎画珐琅是乾隆年间的,十分名贵,这可是我收藏的得意之作。”吴亚昆拿出一件瓷器对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说,只见白色的瓷器上,蓝色的纹饰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很有收藏价值。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同样来自乾隆年间的料器画珐琅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样是白色的瓷器,上面画着五彩缤纷的花纹,走进了看,细腻的笔法勾勒出精美的花样,颜色由浅至深渐变,巧夺天工的工艺令人拍案叫绝。在馆内,还设有“标本厅”,有裂纹的瓷碗、缺了角的磁碟……可以让收藏爱好者们直接把玩,亲身感受古玩的魅力。
在这座私人博物馆中,字画收藏占了“半壁江山”,一幅唐代的唐卡,曾经流落至日本,后辗转回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吴亚昆遇到,立即“收入囊中”。在吴亚昆的藏品中,还有几十张光绪年间的举人试卷,圈圈点点的批注之中,蕴含着国学的精髓。吴亚昆说:“这些‘宝贝’背后,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工艺条件等,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受条件限制,这里展出的藏品只是我收藏的一部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要将藏品仔细梳理,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玩背后的文化。”


拟办抗日主题展览
这几天,吴亚昆格外忙碌,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吴亚昆打算筹办一个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
“初步打算展出一些书画作品和抗日战争时代的兵器,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资料,让大家在享受和平幸福生活的同时,不忘记历史。”吴亚昆说。
现在,抗日战争主题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办中,“要做的工作很多,规划、整理展品、布展,大概再过一个多月,展览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吴亚昆说,“作为一名民间收藏者,我的力量有限,只是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展现真实的历史,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