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哪里不会点哪里…”今后一款软件也许就真的能取代老师的职业,类似“霍金”使用的那种人工神经康复机也已经在一些医院里进行临床试验,未来将走进普通家庭。6月6日,在第二届天津滨海新区泰达创业大赛的路演环节,这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让大家看到了闪亮的点子,而且大部分已经有过“接地气”的市场经验。
6月6日,16个创业项目登台路演进行最后的激烈角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多半已经有过创业和市场经验,创业团队相对成熟。像高速搬运机器人项目,已经被多家知名企业采用,创业团队此次选择参赛更看重在未来的发展上能够“梅开二度”,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松涛告诉记者:“公司是由我的大学同学和老师来共同创办的,经过两年的运行成果可观,但是目前想要再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自己的资金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因此我们想通过这个机会找到新一轮的资金支持。”
大赛另一个特点就是融入了“金牌经纪人”服务团队,使参赛项目从报名咨询到后续落户及服务对接的全程均有唯一的经纪人一对一负责。天津泰达科技发展集团投融资部部长周虹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现如今创新创业团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够有长远发展的还是那些既有技术又兼顾考量市场需求的项目。创业不能是盲目的”。
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优秀的创业团队,此次决赛的评委“大咖”功不可没,为这些参赛的项目团队带来了更加具有市场实战操作的案例分享。比如,亚杰天使基金执行董事陈永进、滨海引导基金副总经理窦海滨、58同城公司副总裁贾向飞、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蒋北麒、开物投资投资合伙人李建福、创客总部创始合伙人李建军、YOU+国际青年社区合伙人、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36氪氪空间CEO田智勇等等。
最终,来自天津易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的E-work项目拔得头筹,获得大赛特等奖,将100万元奖金纳入囊中。天津大学的乳制品安全传感终端、可视化大数据决策系统项目等10个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校园创业之星奖”5万元奖励。(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李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