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近年来,东丽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建立完善的公交体系,编织公共交通网,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让城市“血脉”更畅通。截至目前,区域公交线路达98条,运营里程1245公里,车辆1416部,车均载客量200人次左右,公交服务经济社会和群众出行的功能不断显现。
铸就百姓幸福路
在军粮城新市镇,成片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辆辆规范统一的公交车在宽敞的道路上穿梭,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然而,军粮城新市镇建成初期,公共交通设施并不完善。为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去年军粮城新市镇开辟5条公交线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正在等公交车的徐先生说:“以前小区旁没有公交车,现在这有716、 717、719、720、680路,去哪儿都挺方便的。”
便利,是老百姓对东丽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最直观的感受。三年前,东丽区存在区域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公交场站分布不均、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老百姓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迫切。东丽区提出用三年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公交服务布局,并连续三年将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列为民心工程。自2012年制定了《东丽区公共交通规划》后,东丽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东丽区公共交通体系的意见》等14个方案,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缩短线路审批时限,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布局等等,一项项惠民的举措正在实施。2013年以来,区域内累计新增公交线路27条,优化公交线路48条。今年,计划新增公交线路7条,优化线路15条。截至目前,新增316路、观光3路、677区间线路3条,优化716路等线路8条。
实现区域公交一体化
公交车车辆统一,司机着装规范,按点发车,展现了公交人良好的精神风貌。早上8点,记者在金钟新市镇公交场站看到了这里的车辆来来往往。住在金钟新城的魏大娘高兴地说:“自从建了公交场站,一会儿一趟公交车从这里发车。上车能刷卡,车内有空调,真舒服!”
据了解,金钟新市镇公交站占地3100平方米,可以服务720、701、702路三条公交线路,目前容纳30余辆公交车辆的停靠。像这样的公交场站,东丽区域内共新建了7处。截至目前,区域内公交场站达到25处,总占地面积7.02公顷,车辆450余部,场站数量及服务车辆数均居环城四区之首。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东丽区是以张贵庄中心城区为中心,辐射东丽湖、华明新市镇、军粮城新市镇、金钟新市镇等地区,提高区域群众出行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形成对外干线、区域干线、支部环线的网状线路结构,实现区域公交一体化。
一辆辆公交车载着一批批乘客,源源不断运送到四面八方,东丽群众出行更加顺畅。目前,区域内公交分担率达到10%,公交站点500米半径人口覆盖率达到70%,对外公交干线平均等候时间由原来8分钟以上降至6分钟以下,大大提高了群众出行效率。此外,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有效提升城市形象,东丽区于去年完成津塘公路、津塘二线部分路段40处示范公交站点建设工作,其中港湾式公交站点10处,直线式公交站点30处。行驶中的公交车按规定有序进站,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的风尚。
据介绍,东丽区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改造提升公交站点,建设公交场站,大力解决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让城市“血脉”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