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说起北辰区双口镇下河头村,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食用菌,然而今年,该村因地制宜多元化调整种植结构,引进20亩新品种秋葵进行试种植,目前已经定植成功,成活率接近100%,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
记者来到下河头村的秋葵试验田,虽然当天的风力达到了6级,秋葵秧苗也只有十几厘米高,但是每棵苗的根都扎得又深又牢,叶子也是碧绿而舒展,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技术员杨晨满怀信心地说:“这些秧苗基本上都成活了,一个多月之后就能结出第一批果实,而且如果管理到位的话,每亩地产量能达到4000斤左右。”
双口镇下河头村曾经以种植葡萄、玉米、茄子等农作物为主,效益较低,村民们迫切希望引进新品种,增加收入。2010年,村集体调整种植结构,建起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实现日产两吨杏鲍菇。村民们也纷纷进入生产基地做起了产业工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工资。可是从去年开始,全国食用菌行业受到产能过剩、餐饮业低迷等因素影响,普遍不景气,价格一路走低,除去生产成本,利润已经所剩无几,下河头食用菌生产基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从今年年初开始,村干部们多次到外省市考察农产品市场和种植基地,并在天津农学院专家教授的帮助下,选中了适合村里土质的秋葵。据了解,秋葵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口感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种子可榨油,是目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保健蔬菜。杨晨介绍说:“秋葵主要有两大优势,第一是管理非常简单,耐碱,后期虫害比较低,这样就保证了绿色食品的品质;第二是市场方面,现在每斤的批发价格一般在3块钱左右,销路也是非常好的。”
引进新品种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如果不成功,买秧苗的钱和几个月的人工投入就得白费,村民们都有所顾虑,不敢冒然尝试。在这种情况下,村集体主动把风险承担下来,投资4万元引进了20亩秋葵秧苗,又请来技术员进行指导管理。下河头村党支部书记万国富说:“我们村两委班子仔细研究决定,今年集体先引进试种,效果好再动员村里百姓种植,降低农民的风险。”
随着秋葵定植成功,村民们也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大家都主动来到种植现场帮忙除草、浇水,学习管理技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村民陈刚说:“这肯定是好事,村集体投入的力度很大,如果成功了,我们又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