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为孩子缝制一对布老虎挂在衣服上,是咱们天津过端午的一项传统,寓意是祝福孩子像小老虎一样壮壮实实、健康成长。现在知道这项民俗的人少了,会缝布老虎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不过家住津南区北中塘村的刘玉兰大姐依然热爱这项传统民俗,并与邻里们分享着份浓浓的端午情。
来到刘玉兰大姐家中,她正热情地向村里的邻居们赠送她刚缝制好的布老虎。大的有手掌大小,虎虎生威、活灵活现。小的只有人的耳朵那么大,憨厚可爱让人爱不释手。端午节里她做的最多的是老虎褡裢。一根丝线的顶端串着一只小老虎,往下依次串有辣椒、葫芦、粽子等饰物。红辣椒寓意红红火火,葫芦则谐音福禄、粽子象征着甜甜蜜蜜。这小小的饰品寄托者人们对节日的美好期盼,刘大姐手工缝制起来也是格外精心,她说“缝老虎头的时候把它摆正了,别让它歪着头。头上的眼啊、胡子啊还有上面要绣个王字。和身子连在一起,再把老虎的尾巴缝上,从老辈就传下来的。”
邻居宋富云今天也来帮忙,从她女儿到她孙女,每年都会戴上刘玉兰大姐送的布老虎:“从我闺女小时候姑奶奶(刘玉兰)就给我们小老虎,为的让闺女身体健康。现在又有了孙女,三周岁了,姑奶奶还给。孩子们挺喜欢的,背在肩上,他们看着新鲜。”
现在刘大姐把自己的这门手艺教给了村里的老姐妹们。她们正在一起筹备想开个网店,希望这些小小的却满载情怀的工艺品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得见、喜欢上。今年的端午节她们也在一起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草、缝老虎,过一个原汁原味、有滋有味的端午节。村民刘云倩说:“今年这个端午节,我们姐几个聚在一起,还是把老的传统传承下来,让端午过得更‘有味儿’,让年轻人以后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