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由于干旱少雨,天津许多地区只能种植大豆、玉米等附加值较低的作物,农民不仅辛苦而且增收空间有限,而北辰区种植户通过技术创新,在旱地里成功种植水生作物,不仅丰富了区域农产品种类,也为自己增收致富找到了新途径。
莲藕作为一种需水量很大的作物,在北方地区种植较少,而北辰区庞嘴村采用旱地铺设防水膜的做法,使种植莲藕的需水量降低了70%以上。据介绍,这种种植方法是将防水膜直接铺设在田地里,并在上面覆盖30公分的泥土,然后再引水种植莲藕,这样就通过防水膜将莲藕种植层的土壤和地下土壤隔绝开来,从而防止水分渗入地下。
庞嘴村农业技术员董永生对记者说:“如果要是没有膜的话,上一次水渗到地里的得消耗在70%,藕生长吸收的水也就在30%左右,铺了膜以后上一次水可以保持七天不上水,以前不铺膜的情况下就得天天上水了。”
除了节约用水外,铺设防水膜还可以降低肥料、营养剂的损耗量在80%以上,并且起到增加地温,使莲藕成熟期提前的效果,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今年,为了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益,庞嘴村采用旱地浅水种植的方法,试验种植了100多亩莲藕,目前莲藕长势良好,已经进入茎叶生长的旺盛期,预计9月底可成熟采摘。庞嘴村村委会副主任庞仲友表示:“每亩地保守估计产量在三千五到四千斤,市场价格达到三块五到四块,保守估计每亩地收益能够达到一万四千块钱,比别的作物得高出八九倍以上。”